返回

上善若水,寻安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瑞士奇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论文发表后的第三周,一封烫金边的信函躺在药膳馆前台的邮件堆里。</br>

"爸!有您的国际挂号信!"程明举着信封冲进后院,我正给"天使之泪"浇水。铜药铲挂在腰间的皮套里,这些日子它已经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br>

信封上印着"日内瓦传统医学与能量研究中心"的字样,落款是一个叫"阿尔伯特·冯·霍恩海姆"的人。我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质地考究的邀请函和一张头等舱机票。</br>

"尊敬的程远先生:</br>

拜读您与郑淮安教授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深受启发。本研究中心收藏有数件与您描述的''通灵药器''相似的古代医疗器具,诚邀您前来鉴定研究。所有费用由我方承担。</br>

随信附上机票。如您接受邀请,请于本周五搭乘LX197航班,将有专人在日内瓦机场接您。</br>

您诚挚的,</br>

阿尔伯特·冯·霍恩海姆博士"</br>

我反复看了几遍,确认不是恶作剧。"冯·霍恩海姆"这个姓氏似曾相识,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br>

"爸,这会不会是骗子?"程明皱眉,"哪有人直接寄机票的?"</br>

"先问问郑教授。"我拨通了郑淮安的电话。</br>

出乎意料,郑淮安也收到了同样的邀请。"我刚想打给你,"他在电话里说,"查过了,这个研究中心确实存在,专注于传统医学现代化研究。冯·霍恩海姆是现任主任,医学史专家。"</br>

"那我们去吗?"</br>

"当然去!"郑淮安斩钉截铁,"你知道''冯·霍恩海姆''这个姓氏意味着什么吗?"</br>

"有点耳熟..."</br>

"帕拉塞尔苏斯!"郑淮安激动地说,"十六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改革家,本名特奥弗拉斯特·冯·霍恩海姆!如果这个阿尔伯特是他的后代,那他们的家族收藏必定非同凡响!"</br>

就这样,三天后,我和郑淮安踏上了飞往瑞士的航班。程明本想同行,但药膳馆需要人照看,而且我们答应每天视频汇报情况。</br>

飞机上,郑淮安滔滔不绝地讲述帕拉塞尔苏斯的成就:"...他第一个提出''剂量决定毒性''的概念,挑战了传统体液学说,还发现了多种化学元素..."</br>

我听着,思绪却飘向腰包里的铜药铲。自从"天使之泪"发芽后,铲子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重量时轻时重,温度也随环境波动。最奇怪的是,它开始偶尔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嗡鸣,就像...在回应什么。</br>

"程远?你在听吗?"郑淮安不满地打断我的走神。</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