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善若水,寻安

关灯
护眼
第168章 仁心无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的穹顶下,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我站在主席台侧边,看着大屏幕上"全球医药伦理与生物安全高峰会"的会标,心跳如鼓。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就"量子生物技术"伦理问题召开的国际峰会,而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成为核心议题。</br>

"爸,别紧张。"程明帮我调整麦克风,"数据会说话。"</br>

我点点头,目光扫过台下。前排坐着WHO总干事、联合国秘书长和各国卫生部长;中区是各大科研机构和药企代表;后排媒体区闪光灯此起彼伏。我的视线在右侧代表团中停留——Grace和她的母亲坐在肯尼亚代表团席位上,小女孩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胸前铜铲吊坠闪闪发光。</br>

"女士们,先生们,"大会主席莫里斯女士宣布,"现在请中国代表团首席科学家程远教授作主旨报告。"</br>

掌声中,我走上讲台。大屏幕切换成三组数据:左侧是非洲临床试验的患者康复曲线,中间是"量子-基因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图,右侧是"天铁"纳米结构的原子模型。</br>

"各位同仁,"我的声音在寂静的会场回荡,"今天我们站在医药史的转折点上。''天铁''的发现揭示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的深刻联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br>

我展示了陈志明团伙的犯罪证据,包括暗网交易记录和基因武器设计图。当播放到Grace等患者的治疗视频时,会场响起一片惊叹。</br>

"技术无罪,善恶在人。"我点击遥控器,屏幕显示日内瓦湖畔的老照片,"七十年前,在这里签署的《日内瓦公约》禁止生物武器;今天,我们需要新的国际公约来规范量子生物技术。"</br>

接下来的演讲中,我提出了三项核心建议:建立全球共享的"天铁"技术数据库;制定《量子生物技术伦理公约》;成立国际监督机构防止技术武器化。</br>

演讲结束,掌声经久不息。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圆桌讨论将决定这些建议能否写入最终宣言。</br>

第一个发言的是美国代表团团长威廉姆斯博士:"程教授的建议很有价值,但技术共享可能削弱知识产权保护。"</br>

"当数百万人面临基因武器威胁时,"肯尼亚卫生部长立即反驳,"知识产权不应成为壁垒!"</br>

辩论迅速白热化。欧盟支持技术共享但要求加强监管;俄罗斯主张将"天铁"技术列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印度则强调传统医药知识应得到公平补偿。</br>

会议陷入僵局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打破了平衡。</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