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死亡代言人

关灯
护眼
硬核读者第三弹—星际科幻作品的不完全指北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另外,有质量的物体无法达到光速。

7、距离特别远的情况下,能进行即时通信吗?

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可能实现超光速通信的技术原理,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大胆假设可以。

过去的科幻作者假设过用“引力波”、“安塞波”,后来又有假设用“量子纠缠”。

但事实上,引力波已经被证实就是光速传播的,安塞波即使有,很可能也无法超过光速;而且,很遗憾的是,量子纠缠并不能传递信息。

所以,这种超光速通信,还是“假设”它存在吧,否则作品就不那么浪漫了。

8、时间怎么计算,天、周、月、年怎么计算?

这些时间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果作者设计的行星刚好是地球这种模型,其实差别并不是很大。

所以,我会假设一些“标准天”、“标准周”、“标准年”的存在,是独立于星球自身历法,便于统治者管理的统一标准。

9、未来的太空战争,作战距离会有多大?

我们首先排除动辄摧毁敌人人口中心和行政星球的那种超级武器,只说战役级以下的武器,或者两个舰队对轰时使用的武器。

我们所在的宇宙,尺度十分巨大,大到普通人很难想象的程度。

先把那些光年为单位的距离尺度放在一边,我们说个小一点儿的,比如AU,也就是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

1AU有多大呢?假如两艘星舰距离1AU,其中一艘向另一艘发射了一束激光,那么,需要大概8分钟又18秒后,这束光才能命中对方。

但是,在这个距离上,星舰互相观测对方时,看到的都是8分钟又18秒之前的位置和状态,任何火控系统都没法提前8分钟做出准确预判,所以,在1AU的距离上,星舰对射基本上是不可能打到对方的。

所以1AU很远吗?一点儿也不,因为人类已知太阳系的直径大约是63240AU,假如一艘星舰在星系一端发现了另一端的敌人,它射出的激光,大概要在一年后命中一年前敌人所在的位置。

是的,宇宙就是这么让小说家们绝望。

所以,理想情况下,真正有效的作战距离是多远呢?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测算方式,就是光在大约50毫秒内经过的距离,应该是写实型星舰战斗的最远距离,也就是大约1.5万公里。

这个距离,目前的人类武器已经可以做到,比如三大真理,基本都能在四十多分钟内命中1.5万公里外的目标。

而如果使用光速武器,比如激光、γ射线等等,这个距离刚好是0.05秒后命中目标的舒适距离,再远一些,延迟就能被人类感觉到了(手动狗头)。

10、护盾科技存在吗?

目前来说,在已知的科技图谱中,应该还不存在所谓的“力场护盾”、“动能屏障”之类的护盾科技。

但是,这并不阻碍小说家们用一些自圆其说的方式把护盾搬上星舰,并且带来各种让人赞叹的效果。

先说力场护盾,这个概念本身就很矛盾。

我们在《独立日》这样的大片中,经常看到导弹和炮弹在星舰周围撞上一堵完全隐形的“气墙”,那些墙看起来完全透明,而且近乎于刚体,在爆炸的时候偶尔还能看清局部轮廓,却又是没有实体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发现这种性质的“刚体力场”。

我在作品中做了一些调整,把力场护盾改为“动能屏障”,实际上是假设有一种不同于引力场、磁力场和电力场的特殊力场,它的性质有点儿类似于非牛顿流体,当侵入物的动能超过一定阈值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刚体”特性,让高动能物体受到巨大的阻力,而低动能或低速度的物体,则几乎感觉不到这种力场的存在。

但事实上,这种设定就像“光剑”一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存在的。

11、轨道炮是什么?

轨道炮是电磁轨道炮,发射的是实体弹丸。与它对应的是线圈炮。

是的没错,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武器,其实还是动能武器。

那么,为什么很多科幻作品中,会把轨道炮的发射处理得特别像激光束那种能量武器,甚至还能看到一道笔直的光焰呢?

那是因为,轨道炮初速度太快了,这种表现方式看起来也更coooool一些,但它绝对不是能量武器,也不是“部署在卫星轨道上的大炮”的意思。

还有,在大气层内,初速度太快的武器并不好用,因为地面曲率的缘故,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利用曲射才能打到敌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