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开医馆

关灯
护眼
第25章 背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比如秦末项羽的谋士范增,因被项羽猜忌,愤而辞官,途中“疽发背而死”。</br>

孟浩然因背疽未愈时与友人宴饮,病情恶化而亡。</br>

汉末荆州刘表也是背疽而死。</br>

而最着名的莫过于大明开国第一功勋徐达,也是因背疽而死。</br>

当然有许多野史说朱元璋明知道徐达患有背疽,还赐烧鹅给他吃,说鹅肉是发物,会引起背疽发作。</br>

这是纯扯淡。</br>

民间传说朱元璋赐蒸鹅加速徐达死亡的说法,最早见于明代中后期野史,如徐祯卿《翦胜野闻》、王文禄《龙兴慈记》。</br>

但这两部作品被清代学者赵翼等批为“传闻无稽之谈”。</br>

科学上,鹅肉与背疽恶化的关联缺乏依据,且朱元璋若真有意杀徐达,无需用如此隐晦手段。</br>

徐达死后获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葬礼极尽哀荣。</br>

朱元璋曾公开称赞徐达“不居功自傲”,且两人有姻亲关系,直接毒杀缺乏动机。</br>

人徐达是因长期征战积劳成疾,最终死于背疽的自然恶化。野史中的“蒸鹅赐死”多为后世附会,正史及可靠史料均无此记载。</br>

所以当系统检测到背疽患者,又姓徐,联想到现在是洪武十五年,而徐达是洪武十七年因为背疽而去世。</br>

马淳心里已经有数,大概是八九不离十。</br>

但他还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不牵连进政治旋涡,在朱元璋的时代,最好就做个隐于世俗的小大夫就行。</br>

所以他并没说什么。</br>

茶过三巡,徐达忽然闷咳几声。徐妙云急忙递上帕子,雪白绢面瞬间染了星点猩红。</br>

“爹!”</br>

徐达摆摆手:“老毛病了。”</br>

马淳放下茶盏:“可否让晚辈诊脉?”</br>

三指搭上腕间,脉象沉细如丝。</br>

马淳眉头渐蹙,这脉象比他预想的还要凶险。</br>

徐达却神色如常,仿佛被诊的不是自己。</br>

“背疽?”马淳突然问。</br>

徐达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笑道:“马大夫果然名不虚传。”</br>

“能否让晚辈看看患处?”</br>

徐妙云闻言退至屏风后。</br>

徐达解开中衣,转身时背上一片紫红溃烂赫然入目。脓血浸透里衣,边缘皮肤已现青灰。</br>

马淳倒吸凉气。</br>

这伤势若再拖半月,怕是华佗再世也难救。他取出棉签轻触患处,徐达肌肉骤然绷紧,却一声不吭。</br>

“化脓性蜂窝织炎。”马淳沉声道,“确实麻烦。”</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我在大明开医馆请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开医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