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开医馆

关灯
护眼
第42章 曹国公李文忠的风湿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略通皮毛。”徐妙云浅浅一笑,转向马淳,“川乌用多少?”</br>

“三钱足矣。”马淳警告地看她一眼,“此物剧毒,多一分要命。”</br>

李文忠靠在枕上观察二人互动,眼中闪过笑意。</br>

待徐妙云去煎药,他才低声问:“听说你已经开始下播新作物的种子了?”</br>

马淳正在写医嘱,闻言笔尖一顿:“确有此事。”</br>

“陛下已经准了。”李文忠忍着疼挪了挪身子,“老夫在京西的千亩好田,拨给你试种。若真能亩产十石……”</br>

一挪动,肘尖撑空,就要摔倒。</br>

马淳连忙扶住他,触手却觉掌心发烫。掀开中衣一看,国公后背布满暗红斑疹。</br>

“何时起的疹子?”</br>

李文忠茫然摇头:“不晓得,许是这几日疼得厉害,没留意。”</br>

马淳与徐妙云交换个眼神。</br>

这分明是热毒炽盛之象,先前开的温燥方子怕是不妥。</br>

“方子要改。”马淳快速写下新处方,“白虎加桂枝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br>

徐妙云接过药方细看,按住他手腕:“桂枝会不会加重热毒?”</br>

“无妨。”马淳指着方子解释,“石膏为君,清热力强。少佐桂枝反佐,能引药达肢节。”</br>

李文忠看着他们争论,忽然笑道:“老夫倒成了你们练手的病例。”</br>

马淳正色道:“国公爷说笑。历节病最忌误治,轻则残疾,重则丧命。”</br>

徐妙云忽然想起什么:“马大夫,该给国公爷放血了。”</br>

马淳点头,取出三棱针。</br>

李景隆吓得拦住:“真要见血?”</br>

“必须放。”马淳示意李文忠伸出手,“十宣放血能泄热毒。”</br>

银针飞快刺破指尖,暗红血珠涌出。</br>

李文忠眉头都没皱一下:“当年在漠北中箭,军医拿烧红的刀子剜肉,可比这疼多了。”</br>

十指放过血,马淳又在他耳尖各刺一针。徐妙云递上热毛巾,仔细擦去血迹。</br>

老管家端着药碗进来:“药煎好了。”</br>

马淳接过药碗嗅了嗅:“气味对了。”他亲自试了温度,才递给李文忠。</br>

国公爷仰头饮尽,苦得直皱眉。徐妙云适时递上蜜饯:“含着这个压压苦味。”</br>

药力发作得很快。李文忠额头见汗,脸色渐渐红润。他试着活动膝盖,惊喜道:“能动了!”</br>

马淳却不敢放松:“热毒虽退,病根未除。这病最易反复,需长期调养。”</br>

他留下详细的调养方案:每日晨起热敷,阴雨天用艾灸,忌食牛羊鱼虾。又教了几个舒筋活络的导引术。</br>

“真是想不到,马大夫年纪不大,医术……”李文忠话未说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br>

马淳连忙扶住他,取出听诊器再次检查。</br>

这次他神色更加凝重:“国公爷肺部感染了,需要抗生素。”</br>

他从药箱取出一盒药片:“这是青霉素,每六个时辰服一次。”</br>

历史上李文忠是洪武十七年害了一场大病就没的,这也正常,看现在李文忠身上哪哪都是病就知道。</br>

常年的征战留下的病不少。</br>

他之所以会去世,应该不是像野史讲的那样,所谓被下毒,很可能就是积劳成疾,各种并发症发作了。</br>

就比如现在,一卧床就起疹子,肺还不好,那都是积劳成疾的。</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