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李恪没来吗?他拒绝我们的征召了?”</br>
苏定方的这句话一说完,李靖这才想起苏定方此次前去幽州的主要目的。</br>
先前,他在见到苏定方的第一时间,就有留意苏定方的身后。</br>
只不过,当时只看到苏定方一人。</br>
原以为李恪远道而来,被苏定方安排到营地中,休息整顿。</br>
毕竟长途跋涉,加上还率领着三千燕王卫骑兵,也需要花时间安顿、安排。</br>
可现在听苏定方这么一说,不光是李靖,就是一旁的尉迟敬德也听出。</br>
燕王李恪并没有跟苏定方一同前来。</br>
尉迟敬德也有些迟疑的问道:“定方,这到底怎么回事?你不是亲自去幽州征召燕王吗?怎么就你一人回来?他真的拒绝了我们定襄道和匡道府的征召?”</br>
很显然,两位定襄道和匡道府的最高统帅。</br>
不要看平日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br>
面对战事迟迟没有进展,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急躁。</br>
但面对突厥的龟缩政策,两人先后的数个问题,却也间接的泄露了他们内心的忧虑。</br>
苏定方苦笑一声,抱拳行礼,一脸为难地解释道。</br>
“总管,副总管,怎么说呢?”</br>
“你就照实说...”</br>
面对苏定方的犹豫,相对于李靖的沉稳,尉迟敬德的性格,显得稍微急一些。</br>
他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苏定方,开口道。“都这时候了,别吞吞吐吐的,快讲!”</br>
苏定方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二位总管,燕王李恪倒是未曾拒绝征召。”</br>
“也表示很乐意帮助两位总管,共同抗击突厥。只是临近年关,他封地上十四州的主要官员,也要前往幽州进行一年一度的述职。”</br>
“燕王需要亲自在幽州主持大局,听取各地官员汇报一年来的政务、民生、防务等诸多情况,以便更好地治理封地,为来年做好规划。”</br>
说到这,苏定方又抬头看了一眼李靖和尉迟敬德,见两人神色虽凝重却也并未有不悦之色,便接着说道。</br>
“众所周知,燕王李恪在商贾一道上颇有天赋,在京城就有小财神之称,最近两年来,就更是发展迅速,长安集团更是涵盖了酒楼、煤、粮行、布庄等诸多产业。”</br>
"还要搞个什么股东分红,以及对下一年度的商业布局进行规划调整,这一系列事务都需要他亲力亲为,他就算想立马前来云州助阵,也实在是抽不开身。”</br>
“那等他搞完这些,怕不是今年都过完,咱们还想看看他有什么好的计策,打破目前的僵局,把颉利这老乌龟从他的龟壳里揪出来!好好收拾收拾。”</br>
尉迟敬德满脸的不甘与焦急,来回踱步,双手都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br>
“尉迟,都说了,像这种涉及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出胜负的。咱们得沉得住气。”</br>
李靖神色沉稳,目光坚定地看着尉迟敬德,试图让这位急躁的老兄弟冷静下来。</br>
“话是这么说,药师,可你看看咱们现在这情况,先不说,那些冻伤的战士,光是十余万大军,在这里僵持一天,人吃马嚼,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粮草辎重。咱们倒是可以等,只是朝廷那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