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425章 李靖的急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最高兴的时候,被人泼了一盆冷水,李世民的脸色也微微一沉。</br>

但李世民毕竟已经登基数年,再加上他此时并不知道崔仁师心中的真实想法。</br>

还以为他是在劝诫他,不能只记得太子的功劳,而忽视了太子在赈灾期间暴露的问题。</br>

故而很快便调整好了情绪,神色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与平和。</br>

他微微颔首,目光在崔仁师和李承乾之间来回扫视,缓缓说道。</br>

“崔爱卿,你直言太子之过,这份忠君爱国之心,朕甚为赞赏。承乾,你要将崔爱卿的话铭记于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br>

李承乾虽然心中对崔仁师无缘无故的发难感到愤懑不已。</br>

但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面前,他还是强压下了这股情绪。</br>

脸上露出谦逊温和的笑容,朝着崔仁师拱手道。</br>

“崔殿中的劝诫,孤自当铭记,此次救灾,孤缺乏经验,险些延误救灾时机,让百姓受苦。崔殿中今日直言,犹如当头棒喝,孤今后定会更加谨慎行事,绝不负父皇与大唐百姓的期望。”</br>

太子李承乾这番知错认错,又不失风度的回应,赢得了在场不少大臣的暗自点头,众人纷纷感叹太子的涵养与气度。</br>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太子殿下果然不愧为我大唐储君,有如此胸襟与觉悟,未来必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br>

“没有想到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沉稳的心智与谦逊的态度,实在令人钦佩。”</br>

“太子殿下从小就聪慧过人,如今更是懂得自省,假以时日,必定能带领我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盛世。”</br>

最后,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捋着胡须,眼中满是欣慰的说道。</br>

他的声音古朴而厚重,在朝堂上悠悠回荡,引得更多大臣纷纷附和。</br>

眼见自己的发言,没有让太子李承乾受到群臣的质疑与指责,反而赢得了更多赞誉。</br>

崔仁师的脸色愈发阴沉,心中的恨意如野草般疯长,他的手在袖笼中不自觉地攥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br>

但表面上却依旧维持着那副恭敬的模样。</br>

但片刻后,他缓缓舒出一口气,缓缓松开拳头,脸上重新堆满了谦卑的笑容,再次上前一步,就欲上前朝进言。</br>

只不过,还不等他开口,一道嘶哑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正是御前力士王德的声音。</br>

王德的声音,因为生理上的不同,平时说话时细声细语,可此刻却带着几分急切,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突兀。</br>

只见他双手捧着一封微黄色的信封,一路小跑,神色慌张地冲进大殿。</br>

不同于坐在最后面高台上的李世民,在王德踏着小碎步跑进大殿内后。</br>

要从下面文武百官的面前穿插而过,那些大臣在看到王德手上,那封专门用来书写边防急报的专用信纸之后,心中皆是一惊。</br>

不说在座的众人,就连大唐的普通百姓都知道,除去已经散去的旱灾。</br>

大唐还有一支大军在外讨伐突厥。</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