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马周的话,李恪手指轻轻敲击着马鞍。</br>
"有意思。"他嘴角微扬,"临战来使,不是诈降就是拖延时间。”</br>
想到这里,李恪的目光,看向被一队突厥骑兵,在燕王卫的严密监视下缓缓靠近的使节团。</br>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辛撩儿,“辛撩儿,你带领斥候巡查一下左右两翼,看看是否有异动。以他们本部没有任何动作来看,这次投诚倒是有极大的可能。”</br>
“这是为何?”</br>
马周显然不明白李恪为何会如此笃定,不解的追问道。</br>
李恪自然不会实话实说,因为他突然想起来,在历史上,也就是贞观三年。</br>
除了拔野古、仆骨、奚等酋长也率部众降唐外,另有突厥俟斤九人带领三千骑兵降唐。</br>
而眼前这批突厥人,无论是时间、人数规模,都与记载惊人相似。</br>
虽然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原因,由贞观三年,拖延到了贞观四年。</br>
但这并不妨碍李恪做出一些推理判断。</br>
所以,在回答马周的时候,他又摆出那副成竹在胸,高深莫测的表情。</br>
一旁的唐俊悟和单成天一看李恪的表情。</br>
两人对视一眼,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br>
同时,心里疯狂的呐喊道:“来了来了,又来了。”</br>
每次殿下在露出这个表情的时候,被他预料的事,就没有一次不灵的!就如同未卜先知一般。</br>
第一次他们还是蜗居在勾注山上的土匪,一群散兵游勇,就敢跟着他劫掠突厥贡品。</br>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是送死,可殿下却算准了一样,带着他们击败那支突厥骑兵,缴获无数</br>
第二次,攻打梁师都,殿下也是这般神情,带着他们以少胜多,甚至声东击西,率先拿下夏州。</br>
若不是朝廷派遣左卫大将军柴绍前来,整个朔方迟早也会被他们拿下。</br>
想到这里,唐俊悟咽了口唾沫,眼神中满是狂热的崇拜。</br>
“这次……怕不是又要应验了。”</br>
而单成天更是握紧刀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低声道。</br>
“跟着殿下打仗,就是痛快!管他是诈降还是真降,反正听殿下的准没错!”说完,与唐俊悟同时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意。</br>
一旁的马周,一直在等待李恪的解惑。</br>
李恪轻抚着马鬃道:"宾王,可注意到他们战马的状态?"</br>
马周顺着李恪所指望去,只见那些突厥骑兵的战马虽然矫健,但马腹处还是明显看得出一根根若隐若现的肋骨。</br>
"嗯?"马周仔细观察了一番后,很快就明悟过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