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453章 关于传国玉玺的作战方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袁天罡捻须的手指陡然收紧,手中的陶碗差一点就掉落在地。</br>

他盯着宝音澄澈却又深邃的眼眸,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这个草原女子——她不仅能洞察权谋,更隐隐触摸到了天命与人心的玄机。</br>

而且,这时候,袁天罡也终于明白。</br>

燕王李恪在得知到“传国玉玺”在萧皇后的手里时,以他现在的实力和谋划。</br>

为何会辗转胜州与定襄城城外,一个多月的时间。</br>

他并非是没有计划和实力谋划到“传国玉玺”。</br>

在萧皇后和杨正道知道突厥已经日薄西山,即将土崩瓦解,无力再保护他们之际。</br>

主动联络拥有前朝皇室的血脉的李恪。</br>

若是李恪有意,完全可以让他们用“传国玉玺”当做投名状,换取生命和后半生的荣华富贵。</br>

可李恪最终还是选择按兵不动。</br>

应当是知道,这个时候拿下它,百害而无一利。</br>

可要将它献给李世民,他又有些不舍。</br>

除了换取一些功劳外,并未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br>

有长孙皇后的那两个嫡子,李承乾和李泰在,李恪完全没有一点机会。</br>

所以,最后他选择了眼不见为净,随着袁天罡折腾......</br>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袁天罡深吸了一口气,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陶碗,缓缓捋须道。</br>

"公主此问,切中要害,令老夫茅塞顿开。看样子,这时候,传国玉玺确实是个烫手山芋..."</br>

他目光深邃地望向帐外:"这传国玉玺,现在取之,反倒真有可能成为殿下的催命符。不如..."</br>

宝音公主会意地接话:"不如让它继续''流落在外''?"</br>

"公主果然聪慧,以后定能够成为殿下的贤内助。"</br>

袁天罡赞许地点头继续道,"还不如待时机成熟,再让它''重现''于世,方能帮助燕王殿下发挥最大效用。"</br>

宝音公主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手中的陶碗:"那先生觉得...这玉玺该由谁来保管最为妥当?"</br>

袁天罡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公主觉得...薛延陀的郁督军山如何?"</br>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br>

其实,让宝音公主保管“传国玉玺”,还是冒了极大危险。</br>

毕竟,此时的宝音与燕王李恪,并无实际上的婚约羁绊,更无血脉相连。</br>

若她心生异念,携玺远遁,袁天罡多日来的谋划恐将付诸东流。</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