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前。</br>
位于定襄城西面的阴山余脉下,一个小部落的营地中。</br>
前来谋夺传国玉玺的袁天罡和准备前往幽州的宝音公主,机缘巧合的在这里相遇了。</br>
在一系列的试探之后,袁天罡发现薛延陀的宝音公主对燕王李恪芳心暗许,交集不可谓不深。</br>
想着他们这些中原人,伪装突厥人的破绽实在太大,倒不如借助宝音公主等草原人的身份行事。</br>
等到萧皇后和杨正道暴露,这样不仅能让李恪彻底摆脱嫌疑,而且还能顺势将这个嫌疑抛到突厥人身上。</br>
只是,如此一来,说不定突厥这个地方,就会顺理成章的进入陛下的视线。</br>
虽说最终查找传国玉玺的这个任务,十有八九会落入燕王殿下的手中。</br>
但终归朝堂波谲云诡,加之李恪也有贼喊抓贼的嫌疑,若是被人趁此攻讦,反而有些弄巧成拙。</br>
但无论如何,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br>
袁天罡决定,还是由宝音公主一行人带头出面,前往定襄城,提前劫住萧皇后和杨正道一行人,将萧皇后手里的传国玉玺给夺过来。</br>
听说能够帮助到李恪,宝音公主也是欣然同意了袁天罡的提议。</br>
只不过宝音公主在智谋、胆识,甚至在武力方面都远超一般的中原姑娘。</br>
但说到底,终归还是年轻人,在经过苦苦一天的等待之后,见到袁天罡还是没有采取行动,不由得也有些焦躁。</br>
她猛地掀开营帐帘幕,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也没能冷却眼底的急切。</br>
“袁先生,既然你们中原人这么在意那个“破石头”,怎么还不动手啊?不是说要趁着风雪不是说要趁着风雪突袭吗?”</br>
宝音公主攥着手中的银鞭,鞭梢上的铜铃随着动作发出细碎声响,在寂静的营帐里格外清晰。</br>
却不料袁天罡如同入定的老僧一般,坐在篝火旁,好像一点也不担心李恪的突袭计划会失败。</br>
“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从早上一直等到现在,整整等了一天时间,现在天都快黑了 ,难道您老就不怕你的计划不被燕王他采用吗?</br>
听到宝音公主的话,袁天罡缓缓睁开双眼,火光在他深邃的眸子里跳跃。</br>
"公主莫急,时机将至,在稍等一会就好...至于燕王殿下会不会采用袁某的计划,那你就不必忧心了。”</br>
“哈哈哈哈哈...”</br>
说到这,他自信的笑了起来。</br>
“你要说当官,亦或者朝堂上的权谋,袁某或许不如那些宰辅重臣,若论兵法韬略...也许不及代国公李靖。可若是论推演天机、洞察人心。”</br>
袁天罡眼中精光闪烁,"以及天文地理、机关术算方面,燕王殿下比任何人都清楚袁某的造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