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感受会天差地别。</br>
林深觉得鹿可可是在苦中作乐,傻乎乎的乐观。</br>
鹿可可倒是觉得整个家庭越来越好,她由衷幸福。</br>
林深出车祸,车子撞坏了。</br>
鹿可可觉得很幸运,至少他自己没受伤,也没伤害到别人。</br>
车子坏了就坏了,修修就行,钱用了就用了,家里也不是没有那笔钱就不行。</br>
但林深不这么觉得。</br>
他知道,这是他迟迟没有执行判决的惩罚。</br>
现在他也彻底明白了合理性剥夺的意思。</br>
所谓的合理性,就是会以各种意外的形式进行剥夺。</br>
林深也意识到,眼前时不时浮现出来的判决通知,远比想象的还要严重。</br>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其强制性比法律还要严格。</br>
判决执行——杀死家暴男。</br>
这是林深自己下达的判决,但他却取消不了。</br>
他还试着耍小聪明,以唯心的形式,想着自己出现,改变了未来的轨迹,也算是杀死的家暴男。</br>
但判决没有发生任何改变。</br>
他想忽视判决,想好好赚钱养家。</br>
判决检测到他迟迟不执行,生活还越过越好,于是便追加惩罚。</br>
林深也是在确认追加惩罚真实有效之后才慢慢发现,这个判决的执行过程,与他一开始的理念是重合的。</br>
——罪人就是罪人,不该过上好的生活。</br>
他是这样认为的,不然对不起那些被伤害的人。</br>
巧合的是,判决执行也是如此。</br>
他迟迟没有杀死家暴男,还想忽视判决通知,想好好赚钱,让母女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br>
于是追加惩罚就出现了,彻底剥夺了他的补偿能力。</br>
如果真是这样。</br>
林深算是看懂了这个判决。</br>
既然和自己偏激的理念相对应。</br>
那么可以推断,追加惩罚不会因为任何耍小聪明钻空子的形式而发生改变。</br>
追加惩罚是这样描述的——合理性剥夺罪人获得的任何超额收入。</br>
林深是罪人。</br>
他获得的任何收入,只要超出每个月一千七的区间,无论再怎么挣扎,钱都会以意外的形式被消耗掉,压根不可能存到家里。</br>
林深也想过发工资了就直接把钱转给鹿可可。</br>
他自己都知道这是钻空子,耍小聪明。</br>
那追加惩罚又怎么会任由他实行?</br>
他想把钱带回家,路上就发生了车祸。</br>
如果把钱直接转给鹿可可,那家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br>
林深亏欠母女二人,如果因为自己自欺欺人的耍小聪明置她们于危险之中,那他肯定原谅不了自己。</br>
这些风险,他无法承担。</br>
钱,这辈子他是没办法往家里带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