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干这事儿,难免没经验。</br>
宁川看着满地首饰也是挠头,他忘记把这些没用的塞回去了。</br>
“王阿姨,帮我从厨房拿个筐吧。”</br>
宁川也怕来回撬把抽屉撬松了,干脆就找个筐把这些首饰兜起来塞衣柜里。</br>
他倒是不怕丢。</br>
他们这小区安保很好。</br>
或者说,与其怕那些外贼,倒不如防着他这个内贼。</br>
其实他手里这些首饰也不值钱,都是他父母结婚时备的嫁妆。</br>
甚至还有些他外婆传给他母亲的。</br>
反而是纪念意义大于它本身的价值。</br>
比如这镯子上手的重量就不对,不像空心,十有八九是金包银的。</br>
这个,这个是纯金的,色泽老正了,得4个9。</br>
真是行家啊!</br>
宁川呲着个大牙自吹自擂了一会儿。</br>
好奇心消失后,他也就把东西一一放回,老老实实放进衣柜里摆好。</br>
倒是他手里这保单更重要些。</br>
上辈子他们这一家,下到不知情的宁川,上到姥爷本人,都把这份东西忘了个干净。</br>
还是18年姥爷去世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的。</br>
30万的存单,那几万块的利息少的可怜。</br>
不过这里更多的是一个长辈对他的爱意与期盼。</br>
1978年,改革开放。</br>
宁姥爷从汽车班转业下来,本来分了个交管局的处长职位,但他张嘴就是自己干不了,说自己一个跑车的哪干的了这样的活。</br>
领导被气了个倒个儿,懒得管他便让他自己去找活干。</br>
宁姥爷干脆就拉上几个战友一起跑起了大车。</br>
一趟千八百块,放在如今这年代是开玩笑,可在当年那就是不得了的一笔钱。</br>
得了这些钱,家里环境自然是改善不少。</br>
就这样辛苦了几年,姥爷攒了钱,又开了自己的运输公司,一切发展都不错。</br>
当然,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可能也就没这笔保单的事情。</br>
后来到了1986年的那个年初嘛,北疆修建铁路,偏生漏算了一部分铁轨,最后就差那三公里,工人都等着完工回家过年呢。</br>
可北疆啊,暴雪横风,哪个不是挑战,谁去送呢?</br>
眼瞅年根了,谁都想在家踏实过个好年,运输费哪怕是翻了一番又一番,到底是没司机来接这趟活。</br>
欸,这时候是不是就有人想肯定是宁姥爷接了这次活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