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身躯微微一震,眼神中流露出痛苦的挣扎。</br>
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情感上依旧难以割舍。</br>
我知道火候已到,必须立刻抛出那个经过精心包装的“解决方案”,一个能让他既保全“仁义”之名,又能接受撤退现实的“两全之策”。</br>
“主公忧心百姓,昭感同身受。”</br>
我再次躬身,语气变得更加诚恳,</br>
“弃百姓而去,确非仁者所为。但若尽数带走,又恐迟滞大军,同归于尽。昭,斗胆献上一策,或可两全。”</br>
“哦?子明有何良策?快快讲来!”主公眼中立刻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急切地问道。</br>
连关羽、张飞、诸葛亮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我的身上。</br>
“主公,”我语气坚定,“我们可以组织百姓,偕同南行!”</br>
此言一出,翼德眉头一皱,似有不解,云长也面露疑色。</br>
主公则愣了一下,似乎不明白这和我之前的担忧有何区别。</br>
我立刻解释道:</br>
“昭的意思是,并非让百姓与大军混杂而行,毫无章法。</br>
而是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地撤离!</br>
如此,既不负百姓信任,让他们看到主公并未抛弃他们,亦能向天下展示主公仁义之师的形象,更能……尽可能地,为更多百姓,争得一线生机!”</br>
接着,我开始详细阐述那套早已在心中推演过无数遍的“明线”方案,当然,其中省略了所有关于“暗线”以及玄镜台、核心资源转移的部分,只留下一个看似可行,却又充满挑战的框架:</br>
“其一,立刻传令下去,愿随主公南撤者,即刻到指定地点登记造册,以户为单位,统计丁口、老弱妇孺。</br>
此举可摸清底数,亦能让百姓安心。”</br>
“其二,将登记百姓,按乡里宗族,编组成队,每队设队长、副队长,由德高望重者或健壮男子担任,负责约束本队人员,听从号令。”</br>
“其三,抽调部分兵士,不必太多,但需精干可靠,由稳重将校统领,作为护卫与引导力量。</br>
每队百姓,配属少量兵士,负责维持秩序,指引方向,传递命令。”</br>
“其四,制定严格的行军路线与作息时间。</br>
百姓队伍,可先行出发,昼夜兼程,不惜民力!</br>
沿途设置数个临时歇脚点和补给点(此处我语焉不详,暗示需要克服困难),分发有限粮秣清水,伤病者可稍作停留。</br>
大军主力则随后跟进,保持一定距离,既能作为后盾,又能及时应对突发状况。”</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