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了数日艰苦卓绝的跋涉,当襄阳那巍峨的城郭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即便是最为疲惫不堪的士卒和百姓,眼中也短暂地闪过了一丝希冀的光芒。</br>
这丝光芒微弱如同风中残烛,却足以支撑着他们蹒跚着迈出最后几步。</br>
襄阳,这座荆州的治所,刘景升经营多年的坚城,此刻就横亘在眼前。</br>
它厚重的城墙,高耸的箭楼,仿佛代表着一种久违的安全感。</br>
队伍中响起了低低的欢呼,许多人甚至喜极而泣,互相搀扶着,加快了脚步,似乎只要靠近那坚固的城墙,就能摆脱身后如影随形的死亡威胁。</br>
然而,我的心,却随着距离的缩短,一点点沉了下去。</br>
玄镜台的情报早已确认,蔡瑁、张允等人已经完全掌控了襄阳,并且暗中与曹操勾结,献城投降已是板上钉钉之事。</br>
眼前的襄阳,对于我们这支“明线”队伍而言,绝非避风的港湾,而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或者说,是一堵冷酷无情的绝壁。</br>
队伍缓缓停在了襄阳城外一箭之地。</br>
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城门紧闭,吊桥高高悬起,城墙之上,旌旗林立,弓上弦,刀出鞘,守备森严,气氛肃杀,与城外这支疲惫不堪、狼狈不堪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r>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中开始骚动起来。</br>
起初的希望迅速被疑虑和恐慌所取代。</br>
“怎么不开城门?”</br>
“是啊,我们是自己人啊!是景升公的客人!”</br>
“难道……难道城里出了什么事?”</br>
主公刘备排众而出,神色凝重地望着城头。</br>
孔明立于其侧,羽扇轻摇,但眉头紧锁。</br>
关将军和张将军则按着剑柄,面色不善地盯着城墙上的守军。</br>
终于,城墙垛口后出现了一队人马。</br>
为首两人,我认得清楚,正是荆州水陆大都督蔡瑁,以及他的外甥、襄阳太守张允。</br>
他们身披甲胄,簇拥着一众将校,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城外的我们,脸上没有丝毫故旧重逢的喜悦,只有冷漠和戒备,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br>
“城下何人喧哗?”张允扬声喝道,声音冰冷,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br>
主公刘备强压下心中的不快,朗声道:</br>
“备乃刘备刘玄德!听闻景升兄病重,特率众前来探望!还请蔡都督、张太守打开城门,容我等入城!”</br>
他的声音里带着诚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焦虑。</br>
城墙上一片沉默。</br>
蔡瑁捋着胡须,目光阴鸷地扫过城下黑压压的人群,尤其是在那些携家带口的百姓身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似乎勾起一抹冷笑。</br>
“原来是玄德公。”</br>
蔡瑁终于开口了,声音慢条斯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