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曹操此番南下,其志真如表面所见,仅仅是为了追剿我家主公,顺势收取荆襄吗?”</br>
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引导他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br>
鲁肃目光一闪,显然,这个问题他也早已思虑过。</br>
“曹孟德狼顾之相,席卷北方之后,其吞并天下之心,昭然若揭。荆襄乃江东门户,他岂会浅尝辄止?”</br>
“正是如此。”</br>
我点头表示赞同,随即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几分,</br>
“但依子明浅见,曹操此举,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急切,也更为冒险。”</br>
“哦?” 鲁肃眉毛微扬,显出几分兴趣,“子明先生何出此言?”</br>
“先生请想,”</br>
我放慢语速,引导着他的思路,</br>
“官渡一战,曹操虽胜,亦是惨胜,元气大伤。</br>
其后数年征战,北伐乌桓,虽最终一统北方,但内部矛盾并未完全消弭,新附之地人心未稳,后方并非铁板一块。</br>
按理说,此时最稳妥之策,应是休养生息,稳固内部,徐图荆、扬。</br>
但他为何如此迫不及待,不惜动员如此规模的大军,不顾士卒疲惫、水土不服之险,强行南下?”</br>
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留给他思考的空间。</br>
这些分析,部分基于我对历史大势的了解,部分则来自玄镜台对北方各地情况的持续监控和综合评估,但我将其包装成了基于公开信息的合理推断。</br>
鲁肃沉吟道:</br>
“或许是因刘景升新丧,荆州无主,他认为此乃天赐良机,欲一鼓作气拿下?”</br>
“此为其一。”</br>
我承认道,</br>
“但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曹操此人,性多猜忌,亦极度自负。</br>
官渡之胜,让他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绝对的自信,同时也对任何潜在的威胁,尤其是能够凭借天险与之抗衡的力量,抱有极大的警惕和尽快铲除的欲望。</br>
江东,凭借长江天险,孙氏三代经营,水军精锐,正是他心中那根最不放心的刺!”</br>
我加重了语气:</br>
“他急于南下,不仅仅是为了荆州,更是为了趁着江东可能还未完全准备好,或者说,趁着我们这些‘外藩’尚未与江东形成稳固联盟之前,就将战火烧到长江边,一举解决心腹大患!</br>
他等不及了,他害怕夜长梦多,害怕江东的潜力,害怕孙刘一旦联合,会重蹈官渡之前袁绍那般貌似强大却最终分崩离析的覆辙</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