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关灯
护眼
第12章 徐州星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酉时三刻,泗水之畔的篝火映红刘备甲胄。简雍捧着陶碗过来,碗底沉着半块发硬的麦饼:“使君,甄家车队已过彭城,车辙印里混着硫磺粉末。”刘备用断鞭拨弄篝火,火星溅在虎符铭文上,显出血色暗纹——正是徐州地形图。阿蝉的琵琶声突然转急,弦线绷出裂帛之音。</br>

“报!”斥候滚鞍落马,呈上染血的羽檄,“徐州治中陈宫率部屯驻萧县,言称‘为讨董先锋’,但沿途砍伐桑树制弩,似有防备我军之意。”关羽的长髯在风中颤动:“陶恭祖病重,徐州无主,此乃荀彧所言‘天赐之隙’,却为何陈宫……”话未说完,张飞已踢翻铜盆:“管他娘的!徐州牧位子空着,咱大哥仁德,不取便宜了曹阿瞒?”</br>

阿蝉的指尖在琴弦上连点七下,奏出《折杨柳》的变调——这是徐州童谣的暗码。刘备忽然想起陶谦曾送他的徐州地图,边缘空白处有用雌黄写的“桑木弩藏于彭城仓库”。他解下腰间狼头令牌,见背面“安汉”二字竟与陶谦笔迹吻合。</br>

“翼德,你率两百轻骑先行探路,切记勿扰桑田。”刘备将虎符按在地图“彭城”方位,抬头时望见北方天际客星犯紫微,“云长,你护送玉玺与百姓走泗水古道,若遇陈宫军,便出示陶使君旧部腰牌。”他转身望向阿蝉,后者正用盲眼“凝视”星象:“阿蝉,你随我走陆路,顺道探访下邳的紫虚上人。”</br>

子时初,下邳紫虚观。观主的青铜镜映出刘备面容,镜中却浮着三张重叠的脸——袁术的癫狂、董卓的阴鸷、自己的疲惫。紫虚上人拨弄龟甲:“使君可知,徐州为何多桑?昔年张角‘苍天已死’的谶语,正是用桑皮纸所书。”阿蝉的琴弦忽然卡住,她摸到案几上的《遁甲天书》残页,纸角有焦痕如展翅玄鸟。</br>

“上人是说,徐州桑木与太平道余党有关?”刘备按住案上震动的《阴符》,帛书“斩北斗七星”旁竟渗出新字:“桑弧蓬矢,以威天下”。紫虚上人指向铜镜:“客星犯紫微,必有刀兵起于萧墙。使君看这镜中第三张脸……”话音未落,观外突然传来桑木断裂声,数十支弩箭穿透窗纸,箭头绑着燃烧的麻布。</br>

阿蝉旋身护在刘备身前,琴弦扫落弩箭,却见箭杆刻着“陈”字。张飞的怒吼从观外传来:“大哥小心!陈宫那厮带了三千丹阳兵!”刘备扯过紫虚上人的道袍,见内衬绣着北斗第七星“摇光”——与袁术玉佩纹路相同。阿蝉的指尖在他手臂轻敲:“使君,观后有地道,砖缝里有萤火虫荧光粉。”</br>

地道尽头是废弃的桑蚕窖,腐叶下埋着半幅帛书,字迹被蚕蛀成断续的“黄天当立……徐州粮道……”刘备刚要细辨,阿蝉忽然按住他手背:“有人用摩斯密码敲击顶板——是糜竺的暗号。”上方传来瓮声:“使君,陶使君已薨,临终前焚毁‘徐州牧印’,嘱我等迎使君入城主政。”</br>

寅时正,徐州城下。陈宫的火把将护城河染成血色,其身后的桑木弩阵如刺猬般森然。刘备勒马横枪,却见城门忽然洞开,糜竺扶着陶谦棺椁走出,棺木上覆盖的不是徐州牧旌旗,而是黄巾军的“天公将军”旧旗。阿蝉的琵琶弹出《薤露行》,弦线震颤间,城楼上“替天行道”的旧幡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br>

“刘使君果然来了。”陈宫的弩箭指向刘备咽喉,“陶使君临终前告诉我,当年你在平原县私放太平道遗孤,如今又私藏传国玉玺——你究竟是汉臣,还是黄天余孽?”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横在刘备身前:“陈宫小儿!陶使君遗命在此,你敢抗命?”</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