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关灯
护眼
第107章 孝火灼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赤色热浪裹挟着冰屑扑面而来,姜维指尖的“礼锋”虚影刚触到雷雾边缘,便被灼得泛起微光——前方血渊之上,一座悬浮的赤铜台正喷吐着缭绕的“孝”字火纹。台基刻满扭曲的“悌”字暗纹,如血脉般在火温中搏动,台面中央矗立着三口青铜鼎:左鼎刻“侍亲”,鼎身浮现金纹孝子负米图;右鼎刻“承志”,鼎盖凝结着未燃尽的魂火;中鼎刻“正心”,却布满蛛网般的裂痕,鼎中翻涌的赤色光焰里,隐约可见无数“忠孝难全”的虚影在挣扎。</br>

“孝悌之锁,藏在‘正心鼎’深处。”玄霄子的罗盘铜针被赤光染成暗红,针尖剧烈震颤着指向中鼎,“但古籍记载,此鼎曾因‘愚孝’之念受损——千年前,有修士为遵父命固守危城,竟用弟子精血祭鼎,最终城破人亡。”话音未落,张玄真的“信”字符纸突然飘向“侍亲鼎”,符纹化作奉茶虚影,却在鼎身映出一段撕裂的记忆:少年跪捧苦药,父亲却将药碗砸向他额头:“吾要的是你修魔成尊,非此‘孝’字虚礼!”</br>

水无痕的冰魄诀刚触及“承志鼎”,鼎盖魂火突然化作母亲的虚影,袖中甩出半卷残破的《冰心剑诀》:“吾毕生未破‘冰中火’之境,汝可愿替为母完成?”冰雾与魂火相撞的刹那,她识海闪过自己入门时的场景——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剑诀残页,如今正静静躺在储物袋底层。“承志非盲从,是辨其道而继其心。”她指尖冰雾渗入魂火,竟在鼎盖刻下新的剑痕:“女今日所修,非止剑诀,乃母之‘护道’初心。”</br>

赵云的青釭剑刚指向“正心鼎”,剑刃突然被一道赤焰缠住——鼎中虚影化作他幼年时的场景:兄长为替他挡住山贼刀刃,至今左腿留有残疾。“汝当以武报国,莫学吾困于乡野。”兄长临终前的叮嘱在耳畔炸响,赤焰却在剑刃上凝成“忠”与“孝”两个对峙的火字。姜维的勇气护腕在“正心鼎”旁发出闷响,护腕裂痕中渗出的青光与鼎中赤焰交锋,竟在识海深处浮现出残页老者的叹息:“孝悌非锁链,是心灯相映。”</br>

第一节 血渊火镜:当孝念照见本心裂痕</br>

“正心鼎”的裂痕突然渗出赤光,在血渊水面凝成巨镜,镜中映出五人最隐秘的“孝悌之惑”:张玄真攥着被父亲撕碎的“仁”字符纸发抖,水无痕对着母亲的剑诀残页欲焚又止,赵云抚摸着青釭剑上兄长刻的“忠”字沉默,玄霄子的罗盘背面,藏着父亲临终前“莫入玄门”的血书,而姜维的识海深处,始终回荡着幼年时母亲的叮嘱:“记住,你姓姜,当以‘护民’为孝。”</br>

“看,这些‘惑’皆因‘执’而起。”鼎中赤焰化作老者虚影,指尖点向镜中张玄真的“怯”:“汝父毁你符纸,是困于‘修魔为尊’的执念,而汝困于‘子必顺父’的执念——孝者,非顺其行,乃敬其心。”赤光掠过张玄真掌心,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玉坠,坠子内侧刻着极小的“悔”字。水无痕的冰镜此时与火镜共鸣,镜中母亲的虚影不再执着于剑诀,而是轻轻替她拂开额前碎发:“吾要的从来不是‘承志’,是你活得像自己。”</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