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梦醒】——</br>
在河北南皮,有一位名叫令居公鋐的人物,其早年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公鋐出身平凡,却在州县衙门的幕僚之位上耕耘长达二十个春秋。这二十年里,他日夜钻研各类案牍文书,对官场的各项事务了如指掌。无论是错综复杂的案件审理,还是繁琐细致的公文撰写,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正因如此,方圆百里的官员都听闻他的才名,每年前来聘请他的人络绎不绝,丰厚的聘金也让他积累了可观的财富。</br>
随着财富日益雄厚,公鋐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既然自己对官场事务如此熟悉,何不干脆捐个官职,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在仕途上大展拳脚?他认为,凭借自己多年做幕僚的经验,当官就如同驾着轻车行驶在熟悉的道路上,必定一帆风顺。于是,他依照朝廷的捐官惯例,拿出积蓄,谋得了一官半职,满心欢喜地踏上了赴任之路。</br>
然而,现实却给了公鋐一记沉重的打击。初到任上,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平日里的精明干练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变得浑浑噩噩,如同呆头呆脑的木鸡。每当公堂上原告和被告双方激烈争辩,陈述各自的理由时,他总是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完全无法掌控局面,更别提公正地断案了。不仅如此,在拜见上级官员时,他也是状况百出。进门前该如何行礼,见到上官后该如何应答,离开时又该遵循怎样的礼仪,这些原本在做幕僚时烂熟于心的规矩,此时在他脑海中却乱成了一团麻,言行举止常常颠倒错乱,令上官大为不满。</br>
就这样,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公鋐因能力不足被弹劾,不得不黯然离职。在他解下官印,收拾行囊准备离开的那个夜晚,疲惫不堪的他沉沉睡去。睡梦中,一个蓬头垢面的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此人向他深施一礼,缓缓说道:“如今你已罢官,我也该与你告别了。”公鋐正要开口询问,却猛地从梦中惊醒。醒来后的他,只觉心中的迷雾仿佛瞬间消散,心境豁然开朗,那些曾经困扰他的迷茫与不知所措,都消失得无影无踪。</br>
然而,罢官后的公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为官期间并无多少积蓄,如今被罢职,连回乡的路费都凑不出来。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操起老本行,再次做起了幕僚。令人惊讶的是,重新投身熟悉的幕僚工作后,他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明果决,处理起事务来判断迅速、条理清晰,仿佛之前那个糊涂昏聩的官员与他毫无关系。</br>
目睹这一奇异的转变,众人不禁纷纷猜测。有人说,他在梦中见到的那个怪人,或许是他前世结下的冤家,特意前来扰乱他的官运,如今见他丢了官职,目的达成便离去了;也有人想起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认为公鋐遇到的可能就是文中所描述的“穷鬼”,这个“穷鬼”在他做官时附身作祟,让他诸事不顺,而如今“穷鬼”离去,他才得以恢复往日的聪慧。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公鋐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留下这段奇异的故事,在人们的茶余饭后流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