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闻诡事薄

关灯
护眼
第16章 雨中茶摊客·轮回雾锁江(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阁楼小窗后那盏残铜灯已静悬一年,裂纹里沉淀的幽蓝光点凝实如星砂。</br>

三峡水底那道“门”的空泡阴影,仍在声纳图上呈现着顽固而复杂的脉动。</br>

山城重庆的万家灯火在雨中晕开,古老与新生的守护,都在灯影与薄雾的罅隙里找到了锚点……」</br>

——————</br>

山城的日子如昼夜奔流的长江水,裹挟着沙砾浮沫,默然流淌。</br>

转眼又是冬雨织线的时节,江雪阁楼窗前悬着的铜灯,灯壁裂纹深处沉淀的幽蓝光点愈发凝实内敛,似微缩星河深嵌墨玉,透着时光蕴养的沉静。</br>

灯盏沿口凝着一层薄如青灰的霜痕,触手无寒,反润泽如玉,恍若浸于千年灵脉滋养出的至阴之华。</br>

而水底那座沉眠的巨城,依旧悬于库区之上的无言之眼。</br>

最新声纳图上,那道“门”状空泡阴影清晰如刻入江底的疤痕。</br>

其周围萦绕的能量逸散图谱,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波动——时如沉寂深潭,时若暗潮涌动。就在那,未眠,未愈,隔着千尺浊流与喧嚣人间隔空对峙。</br>

雨,正酣。</br>

冰冷雨丝被嘉陵江上劲风拧成鞭子,抽打在洪崖洞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上。</br>

万千灯火在密雨幕中挣扎明灭,霓虹灯牌自崖顶垂挂至江岸,“老码头”、“洞子火锅”、“天下第一锅”等猩红、翠绿、明黄、亮紫的巨大灯箱,色彩相互洇染,在湿滑崖壁石阶投下大片妖异流动、扭曲拉长的光影,映照着匆忙躲雨的人流,如同一幅被泼彩又被雨水冲花的画卷。</br>

江雪压低鸭舌帽檐,顺湿漉石阶下行。</br>

冷雨寻隙钻进脖颈,激得皮肤发麻!人声、雨声、惊呼和远处乐音,在湿重空气里混作黏稠浓粥。</br>

就在这鼎沸喧嚣中,前方转角一处凹陷的狭窄平台上,如同楔入石壁的阴冷礁石,赫然支着一个突兀小摊。</br>

一块洗得发白的旧蓝布棚勉强遮雨,雨水沿布汇成密集水线,噼啪砸在青石平台,溅起一片迷蒙。</br>

棚下仅一张油腻矮桌两三破凳。摊主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身玄色立领细棉唐装,暗沉沉似吸尽周遭光线。他脊背挺直得过分,孤坐矮凳上,与四周狼狈人群格格不入。</br>

脸是少见天日的青白,棚顶唯一一盏昏黄小灯泡下,惨淡瘆人。最不容忽视的是那双眼睛,瞳孔深处若盛千年玄冰,看向递茶动作时,毫无波澜,死寂非人。</br>

几个躲雨游客挤在桌旁。摊主动作快得出奇,抓起粗瓷茶碗,提起红泥小炉上“咕嘟”滚沸的旧铜壶便倒。</br>

滚烫水流飞泻入碗。但这快,却带着一种关节生锈般的滞涩感,精准到位,失却了血肉的圆润与暖意。</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