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皇宫中,秦宇的意志如同无处不在的微风,拂过人族九州的每一寸土地。</br>
他并未被眼前的盛世繁华所迷惑,他的目光,穿透了鼎盛的气运,直抵那潜藏在繁荣之下的暗流。</br>
他在观察四大教派在人族中的真实面目。</br>
他的第一缕心神,落在了人族东部一座新建的巍峨道宫——“玉虚观”上。</br>
观内,阐教十二金仙之首的广成子,正在为一群衣着华丽的人族贵族讲道。</br>
他声音洪亮,道韵流转,所讲皆是天地至理,引得下方听众如痴如醉。</br>
然而,秦宇却从这庄严的讲道中,感受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隔阂与傲慢。</br>
一个衣着朴素、但眼神清亮的人族青年,在讲道间隙,恭敬地起身行礼,提出了一个关于“凡人之躯,如何感悟大道”的困惑。</br>
广成子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并未直接回答,反而说道:“汝根行浅薄,福缘未至,不当问此玄妙之题。安心为人,辅佐君王,亦是顺天而行,莫要好高骛远。”</br>
言语间,那股源自圣人门下、身为“玉清正宗”的天生优越感,毫不掩饰。</br>
秦宇的神念扫过,瞬间洞悉了阐教的本质。</br>
他们弟子大多品行端正,持身守礼,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其骨子里,却深深烙印着元始天尊“万物分三六九等”的理念。</br>
他们极其看重出身跟脚,对于绝大多数由凡人组成的人族,内心深处存着一种难以消除的轻视。</br>
他们传道,更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恩赐”,而非平等的“教导”。核心的妙法从不轻传,只授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浅显法门。</br>
其根本目的,并非是真正开启民智,而是要培养一批听命于阐教、维护其“天命”理念的人族精英阶层,从而自上而下地控制整个人族的气运走向。</br>
“以傲慢驾驭人族,视万民为羔羊……此道,非人族自强之道。”秦宇心中有了第一道评判。</br>
随即,他的心神转向了另一处更为热闹的所在。</br>
那是一座巨大的市集,截教弟子们没有建立庄严的道宫,而是直接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摆下了无数个传道摊点。</br>
有的弟子在演练剑法,引来阵阵喝彩;有的在分发丹药,治疗平民的顽疾;有的则干脆席地而坐,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贩夫走卒们讲述着何为“道”。</br>
秦宇看到,外貌粗犷豪迈的赵公明,正与一群人族大汉勾肩搭背,畅饮烈酒,笑声震天。</br>
他随手点拨,就让一个困于瓶颈的壮汉突破了修为,引来一片感激与崇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