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笑根本不担心会被刺杀!</br>
现如今敢刺杀大唐皇帝的傻子已经不多了!</br>
遥想四年之前,那时尚未立国,他北上草原玩了一手假死,仅仅假死就搞的天下震动。</br>
那一次,当时强横到极致的金国为了安抚杨氏,得捏着鼻子作势陷阵营大军屠杀两座城!</br>
那一次,南云为了撇清身份,得主动送出两个州域做表示……</br>
其他各方势力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发疯的杨氏会怀疑到自己头上,就连远在西域的诸国商队,那一段日子也暂停了前来中原的贸易。</br>
都怕被报复,都怕会挨打!</br>
当一个势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首领必然会具备让人不敢妄动的威慑,动一人,则死千万人。</br>
而那时候的杨氏,仅仅才占据四州之地而已,无论兵力还是底蕴都有不足,远远无法跟今日的强大相比。</br>
……</br>
刺杀势力领袖,并非斩首成功,此战术一旦使用,引发的后果极其严重。</br>
这是一种被历史所验证过的真理……</br>
无论古代还是后世,都在遵从并且规避这种风险。</br>
比如后世,国人特别厌恶小日子,但如果小日子的首领来我国出访,那么国人绝不会做出趁机弄死对方的举动,哪怕心里恨不能一刀剁了对方的狗头,但是明面上一定要用心保护好对方的安危。</br>
再举个反面例子,一战时期西方盛行刺杀……</br>
有一个费迪南大公就是被人刺死的,直接导致了整个西方开启了大混战,死伤民众一千六百余万,战争波及了整个欧洲,各国全都元气大伤,即使战胜国也惨淡收场。</br>
因此,刺杀势力首领是一件很愚蠢的事。</br>
斩首战术固然算是个很好的战术,可这个战术一旦用出就要承担可怕后果,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没有人会蠢到这么干。</br>
道理是相通的,古今中外全一样,这么干,傻,这么干,会引发最疯狂的报复。</br>
……</br>
此外还有一点,也是杨一笑不担心会被刺杀的原因。</br>
之所以他敢白龙鱼服的在临安游逛,之所以他敢只带着十来个侍卫就现身,原因简单的很,他深知这种举动稳得很。</br>
古书上记载的仁人志士有很多,杀身成仁的慷慨悲壮让人钦佩,但其实,这种人很少。</br>
倘若放在历史长河中,比例更是小的很可怜!</br>
人都是有私心的,趋吉避凶是生物的本能……</br>
嘴上可以爱国,心里可以爱国,但如果落实到实际行动时,尤其是直面自身生死的威胁时,恐怕十个人有九个半不敢妄动,甚至可能会反向操作的讨好一波。</br>
总之一句话,杨一笑深知历史上荆轲类的英雄很少!</br>
慷慨赴死,杀身成仁,之所以能够名传千古记载史册,本身就代表着这种英雄的稀缺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