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关灯
护眼
第463章 良心(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稻田里同样生机勃勃。小鱼小虾在秧苗间穿梭,鹅雏、鸭雏摇摇摆摆地在浅水区觅食,排出的粪便化作天然肥料,滋养着稻苗与鱼虾。虽说难免有秧苗、鱼虾被啄食,但鸭鹅也因此长得膘肥体壮。</br>

这一套环环相扣的种养法子,让稻田与山林形成奇妙循环。到了秋收时节,稻穗压弯了秸秆,金黄一片;果园里的果树虽刚种下不久,却因鸡粪滋养,枝叶油亮,隐隐挂着青涩的果实。李元顺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番景象连连咂舌,心中暗自感叹:这位司令胸中丘壑,绝非寻常带兵之人可比。</br>

原来杨峰早与香港的汉斯暗中筹划,提前在当地市场租下摊位。待首批3000只壮硕的公鸡,连同新鲜鹅蛋、鸭蛋运抵香港关口,立即引发轰动。这些公鸡最重的足有十斤,在物资供应主要依赖广州的香港市场,如此优质的禽类瞬间被抢购一空。食客们尝过禽蛋后更是赞不绝口,嗅觉敏锐的商人纷纷涌入汉斯的商铺,争相签订长期订单。汉斯深谙生意之道,果断以批发换薄利多销,首批货款迅速回笼。</br>

此后,山林间的水果、稻田里的鱼虾,连同持续出栏的家禽,化作源源不断的货物流向香港。今年稻田更是喜获丰收,产量比往年激增三成,收割后的鱼虾售卖又是一笔可观收入。看着库房里堆积的银钱,杨勇、梁天宝、黄远生等人笑得合不拢嘴,望向杨峰的目光满是敬畏。那些伤残士兵攥着厚实的薪俸,眼眶泛红——对许多人来说,这不仅是钱,更是重新站起的底气。而那些当初犹豫未加入互助社的人,此时望着热闹红火的场面,懊悔得直跺脚,恨不能时光倒转。</br>

周边乡绅望着杨峰赚得盆满钵满,一个个目瞪口呆,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初他们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着瞧这位司令血本无归的惨状,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用精妙的经营之道赚得金山银山。有人暗自盘算:杨峰手握大批士兵,农忙时节能免费投入劳力;又有货船直通香港,早早打通了销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普通乡绅根本无法复制。没有军队、没有商路,贸然模仿只会徒增成本,反倒得不偿失。这才明白,所谓成功背后,靠的不仅是头脑,更是实打实的资本与资源。</br>

精明的乡绅们很快转变态度,纷纷登门拜访杨峰,争相提出要将自家土地出租。杨峰顺势而为,一口气租下周边大片水田与山场。对这些地主来说,土地交给杨峰经营,既省去了管理的麻烦,还能坐收租金,腾出精力去开拓其他生意,堪称双赢。事实证明,农业一旦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运作,集中投入资源,收益远比分散经营可观得多。</br>

眼看互助社蒸蒸日上,那些当初犹豫不决、错过加入机会的人蜂拥而至,争相请求加入。杨峰也没忘记关照当地困难家庭,给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家送去补贴。这份善举让受助者感激涕零,不少家庭主动将年轻子弟送来参加互助社,盼着能跟着杨峰谋个好出路。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杨峰又新编两个营,专门负责新开拓的产业。</br>

杨峰的事迹很快传遍全省。罗长官听闻后,不禁赞叹:"瞧瞧,最近治安明显好转,连省政府都没了伤残士兵上访的事。杨峰这一招,真是解决了大难题!"</br>

喜欢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请大家收藏:()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