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笔架叉将军

关灯
护眼
第83章 县衙之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陈天佑的名声如日中天之际,县衙门也听闻了他的英勇事迹和高强武艺。此时,县衙门正面临着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 护送 50 万税费前往镇远府。镇远府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各方势力觊觎的焦点。这 50 万税费乃是全县百姓一年辛勤劳作的血汗钱,关乎着全县的民生和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沿途匪盗横行,道路险阻重重,此前已经有几批护送队伍惨遭抢劫,损失惨重。县衙门急需一位武艺高强、胆识过人的勇士来担当此重任,而陈天佑无疑是他们心中的最佳人选。</br>

暮春的午后,渡慕寨的青石板路上飘着淡淡的槐花香气。陈天佑正蹲在练武场边,给新收的徒弟演示棍法中的 “白蛇吐信”,忽然听见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三匹快马扬尘而来,为首之人身着玄色捕快服,腰间长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br>

“可是陈公子?” 捕头翻身下马,抱拳行礼时,陈天佑注意到他靴底沾着未干的泥浆,想来是连夜赶路。不等陈天佑回应,捕头身后的随从已展开一卷泛黄的卷宗:“我等从卯时出发,星夜兼程三百里,特来请公子相助。”</br>

陈天佑将手中木棍递给徒弟,掸了掸衣襟上的草屑。他望着捕头身后随从怀中那方盖着县衙朱印的文书,心中已然猜到几分。前些日子,他在市集听茶摊老板闲聊,说镇远府一带的黑风寨愈发猖獗,连官兵的粮饷都敢劫掠。没想到,这烫手的山芋竟落到了自己头上。</br>

“请屋里说话。” 陈天佑引众人到堂屋,让妻子端来粗陶茶碗。捕头揭开茶盖,看着水面浮沉着的野茶,神色凝重:“不瞒公子,这已是本月第三批护送队伍折戟。上一支队伍刚出县城二十里,就在鹰嘴崖遇伏。” 他从袖中掏出半截染血的腰牌,“带队的王总捕,临死前攥着这物件,上面刻着黑风寨的标记。”</br>

屋内顿时陷入死寂。陈天佑摩挲着茶碗边缘的豁口,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样的暮春,他在山神庙救下被劫匪围困的商队。当时为首的劫匪,腰间也挂着同样的铁牌。那段记忆如同一把利刃,再次刺痛他的心。他还记得,当时商队里有个小女孩,因为惊吓过度,一直紧紧抓着他的衣角不肯松手。后来劫匪被击退,小女孩怯生生地说了声 “谢谢大哥哥”,那稚嫩的声音至今仍在他耳边回荡。</br>

“这五十万税费,是百姓卖了春粮、当了棉衣才凑齐的。” 捕头忽然起身,对着墙上供奉的陈昌武画像深深一揖,“老英雄一生护佑乡里,如今危难之际,还望陈公子能继承遗志。”</br>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敲在陈天佑心头。他的目光落在供桌上太爷爷留下的青铜护腕上,那上面还留着当年与流寇恶战时的凹痕。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幼时祖父总在夏夜摇着蒲扇,讲起陈昌武单枪匹马击退马贼的故事:“武者手中刀剑,不是用来争强斗狠,而是要护住万家灯火。” 他仿佛又看到了祖父慈祥的面容,感受到了祖父讲述故事时那坚定的语气。</br>

陈天佑的思绪被一阵孩童的啼哭声打断,是他年幼的孩子在里屋睡醒了。妻子阿芸匆匆去安抚,那温柔哄娃的声音飘来,让他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深知,这一去凶多吉少,但百姓的血汗钱、家族的使命,都容不得他退缩。</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