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关灯
护眼
第5章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辽宁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有一片充满独特魅力的土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们习惯称它为“喀左”。它处在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会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0°47′至41°33′ ,东经119°24′至120°23′ ,总面积达2237.86平方千米。这里是多民族聚居融合之地,蒙古族人口占比约22% ,在这片不算广袤却历史厚重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书写着独特的文化篇章。</br>

一、乡镇风貌</br>

喀左县下辖2个街道、14个镇、5个乡、1个农场 ,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与特色。</br>

1. 南公营子镇:作为喀左县的大镇,南公营子镇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喀喇沁左翼旗治所曾设于此 ,这里见证了诸多历史变迁。如今,镇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每逢节日,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等活动在此举行,热闹非凡。当地的蒙古族手工艺品制作也十分发达,精美的皮雕、刺绣等产品深受游客喜爱。</br>

2. 公营子镇:公营子镇是喀左县的经济强镇,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这里形成了以铸造、建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公营子镇的农业也颇具特色,设施农业发展良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周边地区。镇上的集市贸易繁荣,每逢赶集日,周边村民都会前来买卖商品,充满了生活气息。</br>

3. 羊角沟镇:羊角沟镇地处山区,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龙凤山景区就位于这里,山上奇峰异石林立,树木郁郁葱葱,山间清泉潺潺,是一处亲近自然的好去处。龙凤山的岩石造型奇特,有的像巨龙腾飞,有的似凤凰展翅,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地依托龙凤山景区,发展了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br>

二、历史与文化脉络</br>

喀左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鸽子洞遗址出土的石器和古人类及动物化石十多种 ,为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鸽子洞主洞高大宽敞,洞中原始人类留下的各种遗迹和遗物,诉说着远古时期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故事。</br>

商代为孤竹国地,周时属燕国,隶右北平郡和辽西郡 。秦沿燕置。西汉初为匈奴左地,武帝后为塞地,境内有白狼等县,为境内设县之始。东汉属幽州,为乌桓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八月,登白狼山(今白塔子乡大阳山),斩乌桓首领蹋顿 ,这段历史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均有记载。此后,晋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南北朝时为北魏、北齐地,隋初为建德郡龙城县地,后为辽西柳城县地,唐属营州柳城县地,后与库莫奚、契丹杂居。</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