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关灯
护眼
(十四)辽宁省《葫芦岛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魅力葫芦岛:东北西大门的多彩之城</br>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也是连接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葫芦岛市总面积1.04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85.24公里,这样的地理条件,让它既有山的磅礴,又有海的开阔。全市户籍人口270.3万人,常住人口236.0万人,辖3区(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 )、2县(绥中县、建昌县),代管1个县级市(兴城市) ,共24个街道、92个乡镇,其中37个镇、55个乡(19个民族乡);1066个行政村、219个社区,城镇化率55.87%。</br>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br>

葫芦岛历史文化悠久,可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那时这片土地上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在7000年前,这里属“红山文化区”,古老的文明在这里留下了最初的印记。</br>

锦西设县治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 ,始称江家屯抚民厅,治所置于江家屯(今连山区钢屯镇) ,后于大同元年(公元1932年)迁至连山。1913年置锦西县,195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建立辽宁省锦葫市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11日正式成立辽宁省锦西市,设立锦西、杨家杖子和马杖房三个市辖区。不过在1957年6月,锦西市的建制被撤销。1961年3月,原锦西县马杖房镇划归锦州市领导并改设锦西区,1969年12月又划回锦西领导,改锦西区为马杖房镇。1982年撤县设市(县级),1989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更名葫芦岛市,成为环渤海湾最年轻的城市之一。</br>

在历史的长河中,葫芦岛经历了诸多变革,也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故事。兴城古城在市区中巍然矗立,它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古城雄踞辽西走廊的中部咽喉,与东面的首山形成“犄角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许多难忘的历史故事曾在这里上演。站在钟鼓楼上,青砖黛瓦的古城全貌尽收眼底,钟鼓楼上击鼓令一响,仿佛能让人看到昔日军事重镇的风采。漫步城中,砖石间满是历史的沧桑印记。</br>

自然与人文风貌</br>

葫芦岛的自然景观独特,有着山与海的完美融合。这里的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暑,雨热同期。近海海域盛产海产品,西部山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钼、锌、金、石灰石等储量较大。</br>

其海岸线漫长,分布着多处沙细滩缓的天然浴场,炎炎夏日,众多游客来到这里赏日出、洗海澡、品尝美食,流连忘返。龙湾海滨风景区山海相接,是海滩度假的胜地,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与大海带来的惬意。数九隆冬之时,海面会封冻,辽阔的冰原一望无际,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展现出北国特有的浪漫。</br>

除了自然景观,葫芦岛的人文景观同样丰富。葫芦岛谐音“福禄到”,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葫芦古镇,记忆深处的老物件蕴藏着浓郁的关东民俗风情,各类葫芦珍品琳琅满目,充满了生活的趣味与文化的韵味。</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