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关灯
护眼
第3章 葫芦岛市《南票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东部,辽西走廊中段,有一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南票区。它介于东经120°33′~120°52′、北纬40°12′~41°12′之间,全区总面积993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约27.6万人。这里是葫芦岛、锦州、朝阳三市的交汇之处,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别样的发展机遇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南票区下辖3个街道、6个镇和4个乡,区政府驻九龙街道,每一处乡镇都有其独特的风采。</br>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br>

南票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七千年前,沙锅屯古人类遗址洞穴就昭示着这里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生活的痕迹,开启了这片土地的文明篇章。商周时期,香炉山岩画镌刻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那些神秘的符号和图案,是古人与天地对话的独特方式。</br>

南票区的建制发展也经历了诸多变革。1962年5月设镇级建制,隶属原锦西县 。1983年1月1日,建立锦州市南票区,原属锦西县管辖的南票镇和沙锅屯公社划归锦州市南票区 。1989年6月12日,锦西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锦州市南票区划归锦西市,同时原锦西市的暖池塘镇、缸窑岭镇、黄土坎乡也划归南票区,称为锦西市南票区 。1994年9月20日,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南票区随之更名为葫芦岛市南票区 。在这一系列的变迁中,南票区不断发展壮大,融合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br>

南票区因煤而兴,从唐朝至清代就有人开采煤矿,到解放后修建了运送煤矿的铁路线 。1957年建立阜新矿务局南票煤炭开发处,成为国内重点煤矿之一 。曾经,这里的煤矿产业蓬勃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大批工人在这里辛勤劳作,为煤炭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但随着煤炭资源日益枯竭,2009年,南票区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不过,南票区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寻求转型发展之路。</br>

这片土地上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张相公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庆辉便是其中之一。他土生土长在张相公屯,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一心为当地群众谋幸福、谋发展 。任职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从抓党建、强堡垒入手,树立“经济党建、民生党建、品牌党建”的新理念 。面对张相公屯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的现状,他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利用本村资源优势,引进南票区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 。还牵头成立了五味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五味子110亩,总投资150万元,安排100余名贫困群众入股、务工,累计分红资金达到8.5万元,带领张相公屯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他的事迹激励着南票区的众多干部群众为家乡发展努力奋斗。</br>

下辖乡镇风采</br>

缸窑岭镇</br>

缸窑岭镇历史文化丰富,明性寺便坐落于此。明性寺始建于1901年,是国家3A级景区 ,寺院建筑宏伟壮观,融合了独特的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技艺。这里景色宜人,每逢庙会,都会吸引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香火旺盛,是当地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活动场所。在经济发展方面,缸窑岭镇以农业和林业为主,种植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时利用山区优势,发展林果业,苹果、梨等水果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