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这座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代管的县级市,犹如一颗隐匿在东北大地的瑰宝,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处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间节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辖区面积6429平方公里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绘就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画卷。</br>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br>
蛟河市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唐虞至夏商周时期,今境隶属肃慎。东汉至三国时期,属玄菟郡,上殷台县。隋朝属靺鞨。唐朝时,开元前属靺鞨,开元后属渤海国。辽代,先隶属东丹国,后隶属长白山部。金代,隶属上京路、海兰路。明代,隶属奴儿干都司。清代,隶属吉林将军府。清乾隆元年(1736年),吉林副都统在境内额穆赫索罗站设佐领衙门,管理额穆、敦化、五常部分台站旗丁。宣统元年(1909年),设置额穆县,县治设在额穆索罗站。宣统二年(1910年)2月,隶属于吉林省东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隶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废除道制,直属于吉林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蛟河沦为日伪统治区。1932年,额穆县政府改称额穆县公署,直属吉林省。1933年,伪县公署从原驻地额穆索迁至蛟河街。1939年额穆县改称蛟河县。1945年,蛟河解放。同年11月,成立蛟河县民主政府,隶属吉林省永吉专区。1946年,隶属于吉林省吉东专区。1948年,隶属吉林省直辖。1958年9月,今境隶属于吉林市。1966年2月,隶属永吉专区。1969年6月,市地合并,隶属吉林市。1989年9月,撤销县建制,设蛟河市(省直辖、吉林市代管),直至今日 。</br>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蛟河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这里是巴拉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唐渤海国时,为满族先民居住地,属都城敖东所辖范围;金代为女真人主要居住地,隶都城上京;明代为女真乌拉国所辖渔猎之地;清代为朝廷采贡中心打牲乌拉的贡山、贡河之地。这些历史文化的沉淀,为蛟河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如剪纸、秧歌等民间艺术,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和发展。</br>
二、乡镇简介</br>
(一)天岗镇</br>
天岗镇位于蛟河市西北部,是蛟河市的重要乡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560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材资源,是全国七大花岗石主产区之一,其花岗岩储量巨大,品质优良,为当地的石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天岗镇交通便利,长珲高速公路、长珲高速铁路、302国道等交通要道贯穿全境,使其与外界联系紧密,经济发展迅速。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以石材加工、农业种植等为主要产业,生活富足。</br>
(二)新站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