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识破抗日联盟的佯攻之计后,恼羞成怒,对根据地周边的防范与清剿力度陡然加大。一时间,抗日联盟陷入了危机四伏的绝境,但全体军民并未就此屈服,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智慧,在绝地中寻求生机。</br>
“甲斐”师团师团长山本一郎下令,对根据地周边进行地毯式搜查,誓言要揪出所有为抗日联盟提供情报的人员,并加速“囚笼战术”的实施。日军在各个交通要道、村庄路口都设立了严密的关卡,对过往行人进行严格盘查。伪军也在日军的逼迫下,更加卖力地协助清剿,挨家挨户地搜查可疑人员和物资。</br>
根据地的物资供应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后勤负责人愁眉不展地向张浩汇报:“我们的物资运输线被日军严密封锁,粮食、药品和弹药的补给越来越困难。而且,周边村庄在日军的扫荡下,百姓生活困苦,也难以再为我们提供支持。”</br>
王营长的情报网络也遭受重创,尽管大部分关键情报人员已经撤离,但仍有一些暴露后被捕。日军对这些被捕人员严刑拷打,试图获取更多关于抗日联盟的情报。“目前我们的情报传递变得异常艰难,日军加强了通讯管制,新的情报很难及时获取。”王营长满脸忧虑地说道。</br>
陆星辰则带来了武器装备方面的坏消息:“由于物资短缺,我们的武器研发和生产进度严重受阻。现有的武器装备在之前的战斗中损耗较大,急需维修和补充,但材料不足,难以满足需求。”</br>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浩在临时指挥所内召集各部首领,商讨应对之策。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坚定。</br>
李团长率先打破沉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虽然日军封锁严密,但总有薄弱之处。我们可以组织小规模的突击队,趁夜突破封锁线,与周边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获取物资和情报支持。”</br>
陆星辰点头表示赞同,并补充道:“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武器装备进行创新性的改造。比如,将一些损坏的武器零件拼凑起来,制造出新的可用武器;或者利用根据地内的材料,制作简易但有效的武器。”</br>
王营长思索片刻后说:“情报工作不能中断。我们要重新构建情报网络,发动根据地内的百姓,让他们成为我们的耳目。日军在周边活动频繁,百姓们很容易发现他们的动向,通过建立秘密的情报传递渠道,我们依然可以掌握日军的行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