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话三国志

关灯
护眼
第30章 庞统法正传(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法正,字孝直,是右扶风郿县人。他的祖父叫法真,是个有清高气节、名声很大的人。</br>

《三辅决录注》里记载,法真字高卿,年轻时就通晓五经,还懂谶纬之学,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凭着高才出了名。他常戴着头巾去见扶风太守,太守说:“鲁哀公虽然不贤明,孔子还是做他的臣子;柳下惠也没离开自己的家乡。我想委屈你做功曹,怎么样?” 法真说:“因为您待我有礼节,所以我才一年四季来拜见您,要是想把我当小吏使唤,我就躲到北山之北、南山之南去。” 扶风太守听了,就不敢再让他做官了。</br>

早年,法真还不到二十岁时,父亲在南郡做官,他步行去看望父亲。快动身返回时,父亲留他等到元旦,让他去看看朝廷官吏集会的场面。当时到会的有几百人,法真在窗户边偷看他们和父亲交谈。结束后,父亲问他:“这些人里谁最有才能?” 法真说:“曹掾胡广有当公卿的气量。” 后来胡广果然做了九卿、三公之类的大官,人们都佩服法真会识人。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答应,友人郭正等人都赞美他,称他为 “玄德先生”。他活到八十九岁,中平五年去世。法正的父亲叫法衍,字季谋,曾任司徒掾、廷尉左监。</br>

建安初年,天下闹饥荒,法正和同郡的孟达一起到蜀地投靠刘璋。过了好长时间,他才当上新都县令,后来又被征召代理军议校尉。可他既没得到重用,又被那些和他一样从外地来蜀地的同乡诽谤,说他品行不好,心里很不得志。</br>

益州别驾张松和法正关系很好,他心里琢磨着刘璋成不了大事,常常私下叹气。张松从荆州拜见曹操回来后,劝刘璋和曹操断绝关系,转而和刘备结盟。刘璋问:“谁能当使者去办这事?” 张松就举荐了法正,法正一再推辞,实在没办法才去了。</br>

法正回来后,跟张松极力夸赞刘备有雄才大略,两人暗中谋划,想一起拥戴刘备,可一直没找到机会。后来刘璋听说曹操要派将领征讨张鲁,心里害怕,张松就趁机劝刘璋应该迎接刘备来蜀地,让刘备去讨伐张鲁,刘璋又派法正去见刘备。</br>

法正向刘备传达了刘璋的意思后,偷偷给刘备献计说:“凭将军您的英才,趁着刘璋懦弱无能;再加上张松是益州的重臣,在内部响应;然后凭借益州的富足,依靠天府之国的险要地势,这样来成就大业,简直易如反掌。” 刘备觉得他说得对,就逆着江水往西进军,和刘璋在涪县会面。之后刘备向北到了葭萌,后来又向南返回攻打刘璋。</br>

郑度劝刘璋说:“左将军刘备孤军深入袭击我们,士兵不到一万人,当地百姓也没真心归附他,军队只能靠吃野外的粮食,没有粮草物资储备。对付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巴西、梓潼的百姓全都赶到涪水以西,把仓库里的粮食和野外的庄稼全都烧光,筑起高墙,挖深壕沟,安安静静地等着他。他来了,请求交战,咱们就不答应,时间一长,他没了粮草,不出一百天,肯定会自己退兵。等他退兵时咱们再追击,一定能活捉他。”</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