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话三国志

关灯
护眼
第52章 黄李吕马王张传(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黄权,字公衡,是巴西阆中人。他年轻时在郡里当差,益州牧刘璋征召他做主簿。当时别驾张松提议,应该迎接先主刘备来蜀地,让刘备去讨伐张鲁。黄权劝谏说:“左将军刘备有勇猛的名声,现在把他请来,要是像对待部下那样对待他,他肯定不满意;要是用宾客的礼节招待他,可一个国家容不下两个君主。要是客人像泰山一样安稳,那主人就会像堆起来的鸡蛋一样危险。咱们不如只管封锁边境,等待天下太平。”</br>

刘璋不听黄权的劝告,最终还是派使者去迎接刘备,还把黄权调出去当广汉县长。后来刘备袭击夺取益州,手下将领分头攻占各郡县,各郡县都望风归附,黄权却关闭城门坚守,一直等到刘璋投降后,才去拜见刘备投降。刘备任命黄权为偏将军。(徐众评论说:黄权既向主人忠心劝谏,又关闭城门抵抗坚守,符合侍奉君主的礼节。周武王攻下朝歌后,为比干的墓培土,在商容的住处立碑表彰,就是为了大力彰显忠贤之人,明确表明所推崇的宗旨。先主任命黄权为将军,做得不错,但还是不够,不足以彰显他忠义的高尚气节,也不能大力鼓励人们行善的心。)</br>

等到曹操打败张鲁,张鲁逃到巴中,黄权进言说:“要是失去汉中,那么三巴地区就会衰败,这就好比割掉了蜀地的胳膊大腿啊。” 于是先主任命黄权为护军,率领众将领去迎接张鲁。张鲁已经返回南郑,向北投降了曹操,但黄权最终还是打败了杜濩、朴胡,协助斩杀了夏侯渊,占据了汉中,这些都是黄权最初的谋划。</br>

先主成为汉中王,还兼任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等到先主称帝,准备向东讨伐吴国,黄权劝谏说:“吴人作战勇猛,而且他们的水军顺流而下,前进容易后退难,我请求担任先锋去试探敌人,陛下最好在后面坐镇。” 先主不听,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统领江北的军队来防备魏军;先主自己在长江以南。后来吴将军陆议(陆逊)顺流而下截断包围,南岸的蜀军大败,先主率军撤退。而道路被隔绝,黄权没法返回,所以率领部下投降了魏国。有关部门执行法令,报告说要逮捕黄权的妻子儿女。先主说:“是我辜负了黄权,黄权没有辜负我啊。” 对待他的家人还像以前一样。(臣松之认为汉武帝因为虚假的话,灭了李陵的家族,刘主拒绝司法部门的意见,宽恕了黄权的家人,两位君主的得失差距太大了。《诗经》说 “快乐的君子,能保佑你的后代”,说的就是刘主吧。)</br>

魏文帝对黄权说:“你舍弃叛逆者,前来归顺,是想追随陈平、韩信吗?” 黄权回答说:“我过分受到刘主的特殊待遇,投降吴国不行,返回蜀国没有路,所以才归顺您。而且败军之将,能免于一死就是幸运了,哪有什么古人可羡慕的呢!” 文帝很欣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授侍中,让他陪同乘车。从蜀国投降过来的人有的说黄权的妻子儿女被诛杀了,黄权知道这是假话,没有马上发丧。(《汉魏春秋》说:文帝下令让黄权发丧,黄权回答说:“我和刘备、诸葛亮真诚相待,他们了解我的本意。这事还不确定,请求等以后再问清楚。”)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像黄权说的那样。等到先主去世的消息传来,魏国的大臣们都表示祝贺,只有黄权没有这样做。</br>

文帝看黄权有器量,想试试吓唬他,派身边的人去召见黄权,人还没到,却多次催促,使者骑着马跑来跑去,在路上络绎不绝,黄权的下属侍从没有不吓得魂飞魄散的,可黄权的举动和脸色却像平常一样。后来黄权兼任益州刺史,移居到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司马懿)非常器重他,问黄权说:“蜀中有像你这样的人有几个?” 黄权笑着回答说:“没想到明公这么看重我啊!” 宣王给诸葛亮写信说:“黄公衡是个爽快人,每次坐下起身都在感叹称赞您,说起来就没个完。”</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