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红颜知己第12页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林深站在实验坊的屋檐下,望着远处那片黑沉沉的天际线。风从山林间穿过,带着潮湿与泥土的气息,吹动了他衣角的一角。他没有再点灯,只让月光透过瓦缝洒在脚边的地砖上,像是某种无声的信号。 他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小周。”他低声唤了一声,声音不大,却穿透了整个屋子。 小周从角落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抱着一卷图纸,脸上带着未散的倦意:“大人?” “今晚之后,实验坊的出入记录要加密,工匠名单全部重新核对。除了赵大人那边的人,其他人一律不得靠近。” 小周皱眉:“您怀疑……是内部出了问题?” “不是怀疑。”林深缓缓道,“是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 他没说是谁,也没解释怎么知道的,只是把腰间的短刀往桌上一放,金属撞击木板的声音清脆又冷冽。 “你安排人手,换掉门口的暗哨,今晚就换。” 小周点头,转身离开时脚步很轻,却透着一股子紧迫感。 林深站在原地,目光落在那柄短刀上。刀刃不长,但锋利得能映出他的脸——一张疲惫却又冷静的脸。 他不是怕死,他是怕火种还没燃起来,就被掐灭。 第二天清晨,林深收到了一封请帖。 帖子用的是青竹纸,墨迹温润,字迹娟秀。 “林大人若愿为国为民,不妨来听雪楼一叙。” 落款是一个“李”字,旁边还画了一朵小小的梅花。 他盯着那朵梅花看了许久,忽然笑了。 “有意思。”他喃喃。 听雪楼,京城最负盛名的茶馆之一,也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最爱去的地方。一个女子,敢在那里约他见面,胆子不小。 更有趣的是,她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林深换了身便服,独自前往听雪楼。 刚踏进门,一股暖香扑面而来,混着茶水的清香和熏炉里的檀木气息。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女子,穿着素白襦裙,发间别着一支银簪,正低头拨弄茶具。 听到脚步声,她抬眼看了过来。 那一眼,像春风拂过湖面,又像冬日初雪落在肩头。 “林大人。”她微微一笑,声音清亮却不刺耳,“久仰。” 林深在她对面坐下,打量她片刻:“你是李婉儿?” “正是。”她轻轻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尝尝吧,这是今春的新芽,我特意从江南带来的。” 林深没动杯子,只是看着她:“你找我,不是为了喝茶。” 李婉儿也不否认,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笑意依旧:“听说你在练兵,还在做军械改良?” “消息传得真快。” “不是消息快,是我感兴趣。” 林深挑眉:“哦?” “我一直觉得,大宋不该只是守着旧制,等着别人来攻。”她顿了顿,眼神认真了起来,“可真正愿意改变的人太少了。直到我听说了你。” 林深沉默了几秒,才开口:“你想帮我?” “我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点燃这把火。”她轻轻放下茶杯,“如果你能做到,我会尽我所能支持你。” “比如?” “比如,给你提供一批铁料。”她说得轻松,仿佛这不是一笔足以震动兵部的大买卖。 林深眯起眼:“你哪来的铁料?” “我父亲早年经商,留下了不少底子。”她笑了笑,“而且,我们家在南方也有几处矿场。” 林深心头微震。 原来是个富商之家的女儿。 但他很快压下惊讶,转而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我相信你。”她回答得很干脆,“也因为,我不想看到大宋亡在金人手里。” 林深看着她,突然笑了:“你知道吗?很多人劝我放弃。” “我知道。”她点头,“但你没放弃。” “那你呢?”林深问,“你准备付出什么代价?” 她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只要是对的事,就不怕代价。” 这句话说得轻巧,却像一把锤子,敲在林深心上。 他终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茶味回甘,一如眼前这个女子的心意。 “好。”他说,“那就试试看。” 接下来的几天,李婉儿果然兑现了承诺。她悄悄送来了三批铁料,还有几箱弓弦和铜扣,都是机的关键材料。 林深亲自验收,每一样都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才放心投入生产。 而李婉儿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实验坊附近,有时是在训练营外远远观望,有时则直接进坊内帮忙整理器械。 她不像寻常闺阁女子那样娇弱,反而手脚麻利,说话干脆。 有一次,她甚至亲手帮一名工匠调整了弩机的弹簧角度。 “这里如果调松一点,射程会远些。”她一边说着,一边动手调整,“但后坐力也会变大,得配上合适的护手。” 林深站在一旁看着,眼里多了几分欣赏。 “你怎么懂这些?” 她抬头看他一眼,嘴角微扬:“小时候跟着父亲学过一些机关术。” “难怪。”林深点头,“看来我捡到宝了。” 李婉儿笑而不语。 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验坊的进度明显加快。新式弩机开始批量生产,士兵们的训练也进入实战阶段。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封密信悄然送到林深手中。 信上只有八个字: “小心身边,有眼线。” 林深看完信,手指收紧,指节泛白。 他没有立刻拆穿谁,而是默默记下了每一个最近接触过的人。 包括李婉儿。 他不知道她是不是那个“眼线”,但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李婉儿正站在院子里,捧着一盏油灯,照着地上的一排弩机。 “明天就能试用了。”她回头看向林深,笑容温暖,“你觉得,它们能守住这座城吗?” 林深走到她身边,望着那些闪着寒光的武器,轻声道:“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守住城,但我一定会守住它。” 李婉儿看着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下一刻,她轻轻拉住了他的手。 林深没有躲开。 风掠过院墙,吹动了她的衣角,也吹乱了他的思绪。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也许这团火,不只是他一个人在燃烧。 它也在她心里,悄悄地燃了起来。 但没人知道,那封密信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写的。 更没人知道,那封信的背面,还有一个极小的印记——一枚不属于任何已知组织的图腾,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清。 那是一只展翅的鹰,双目如炬,仿佛正在俯瞰人间。 而此刻,在城外某座破庙之中,一双眼睛正紧盯着实验坊的方向,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林深……你以为,你真的赢了吗?”那人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夜色更深,风更急了。 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林深站在实验坊的屋檐下,望着远处那片黑沉沉的天际线。风从山林间穿过,带着潮湿与泥土的气息,吹动了他衣角的一角。他没有再点灯,只让月光透过瓦缝洒在脚边的地砖上,像是某种无声的信号。 他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小周。”他低声唤了一声,声音不大,却穿透了整个屋子。 小周从角落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抱着一卷图纸,脸上带着未散的倦意:“大人?” “今晚之后,实验坊的出入记录要加密,工匠名单全部重新核对。除了赵大人那边的人,其他人一律不得靠近。” 小周皱眉:“您怀疑……是内部出了问题?” “不是怀疑。”林深缓缓道,“是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 他没说是谁,也没解释怎么知道的,只是把腰间的短刀往桌上一放,金属撞击木板的声音清脆又冷冽。 “你安排人手,换掉门口的暗哨,今晚就换。” 小周点头,转身离开时脚步很轻,却透着一股子紧迫感。 林深站在原地,目光落在那柄短刀上。刀刃不长,但锋利得能映出他的脸——一张疲惫却又冷静的脸。 他不是怕死,他是怕火种还没燃起来,就被掐灭。 第二天清晨,林深收到了一封请帖。 帖子用的是青竹纸,墨迹温润,字迹娟秀。 “林大人若愿为国为民,不妨来听雪楼一叙。” 落款是一个“李”字,旁边还画了一朵小小的梅花。 他盯着那朵梅花看了许久,忽然笑了。 “有意思。”他喃喃。 听雪楼,京城最负盛名的茶馆之一,也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最爱去的地方。一个女子,敢在那里约他见面,胆子不小。 更有趣的是,她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林深换了身便服,独自前往听雪楼。 刚踏进门,一股暖香扑面而来,混着茶水的清香和熏炉里的檀木气息。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女子,穿着素白襦裙,发间别着一支银簪,正低头拨弄茶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第43章红颜知己第22页 听到脚步声,她抬眼看了过来。 那一眼,像春风拂过湖面,又像冬日初雪落在肩头。 “林大人。”她微微一笑,声音清亮却不刺耳,“久仰。” 林深在她对面坐下,打量她片刻:“你是李婉儿?” “正是。”她轻轻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尝尝吧,这是今春的新芽,我特意从江南带来的。” 林深没动杯子,只是看着她:“你找我,不是为了喝茶。” 李婉儿也不否认,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笑意依旧:“听说你在练兵,还在做军械改良?” “消息传得真快。” “不是消息快,是我感兴趣。” 林深挑眉:“哦?” “我一直觉得,大宋不该只是守着旧制,等着别人来攻。”她顿了顿,眼神认真了起来,“可真正愿意改变的人太少了。直到我听说了你。” 林深沉默了几秒,才开口:“你想帮我?” “我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点燃这把火。”她轻轻放下茶杯,“如果你能做到,我会尽我所能支持你。” “比如?” “比如,给你提供一批铁料。”她说得轻松,仿佛这不是一笔足以震动兵部的大买卖。 林深眯起眼:“你哪来的铁料?” “我父亲早年经商,留下了不少底子。”她笑了笑,“而且,我们家在南方也有几处矿场。” 林深心头微震。 原来是个富商之家的女儿。 但他很快压下惊讶,转而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我相信你。”她回答得很干脆,“也因为,我不想看到大宋亡在金人手里。” 林深看着她,突然笑了:“你知道吗?很多人劝我放弃。” “我知道。”她点头,“但你没放弃。” “那你呢?”林深问,“你准备付出什么代价?” 她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只要是对的事,就不怕代价。” 这句话说得轻巧,却像一把锤子,敲在林深心上。 他终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茶味回甘,一如眼前这个女子的心意。 “好。”他说,“那就试试看。” 接下来的几天,李婉儿果然兑现了承诺。她悄悄送来了三批铁料,还有几箱弓弦和铜扣,都是机的关键材料。 林深亲自验收,每一样都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才放心投入生产。 而李婉儿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实验坊附近,有时是在训练营外远远观望,有时则直接进坊内帮忙整理器械。 她不像寻常闺阁女子那样娇弱,反而手脚麻利,说话干脆。 有一次,她甚至亲手帮一名工匠调整了弩机的弹簧角度。 “这里如果调松一点,射程会远些。”她一边说着,一边动手调整,“但后坐力也会变大,得配上合适的护手。” 林深站在一旁看着,眼里多了几分欣赏。 “你怎么懂这些?” 她抬头看他一眼,嘴角微扬:“小时候跟着父亲学过一些机关术。” “难怪。”林深点头,“看来我捡到宝了。” 李婉儿笑而不语。 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验坊的进度明显加快。新式弩机开始批量生产,士兵们的训练也进入实战阶段。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封密信悄然送到林深手中。 信上只有八个字: “小心身边,有眼线。” 林深看完信,手指收紧,指节泛白。 他没有立刻拆穿谁,而是默默记下了每一个最近接触过的人。 包括李婉儿。 他不知道她是不是那个“眼线”,但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李婉儿正站在院子里,捧着一盏油灯,照着地上的一排弩机。 “明天就能试用了。”她回头看向林深,笑容温暖,“你觉得,它们能守住这座城吗?” 林深走到她身边,望着那些闪着寒光的武器,轻声道:“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守住城,但我一定会守住它。” 李婉儿看着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下一刻,她轻轻拉住了他的手。 林深没有躲开。 风掠过院墙,吹动了她的衣角,也吹乱了他的思绪。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也许这团火,不只是他一个人在燃烧。 它也在她心里,悄悄地燃了起来。 但没人知道,那封密信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写的。 更没人知道,那封信的背面,还有一个极小的印记——一枚不属于任何已知组织的图腾,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清。 那是一只展翅的鹰,双目如炬,仿佛正在俯瞰人间。 而此刻,在城外某座破庙之中,一双眼睛正紧盯着实验坊的方向,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林深……你以为,你真的赢了吗?”那人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夜色更深,风更急了。 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林深回到书房,烛火摇曳,映出他略显疲惫的面容。他取出那封密信,再次细细端详。八个字,简短有力,却透露出一种近乎挑衅的意味。 “小心身边,有眼线。” 他心中浮现出几个人的名字:小周、赵大人、工匠老张、甚至……李婉儿。 他不愿怀疑她,但她的确来得太巧,出现得太突兀。她为何会对他如此了解?又为何会在关键时刻送来铁料? 林深站起身,走到窗前。夜色如墨,远处传来犬吠,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他忽然意识到,敌人并不在远方,而是在他身边,悄无声息地潜伏着,等待时机。 翌日清晨,林深召集众人开会,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从今天起,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工坊,所有进出物资必须登记造册,违者按军法处置。” 众人面面相觑,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小周低声道:“大人,是否发生了什么事?” 林深淡淡扫了他一眼:“谨慎总没错。” 会议结束后,林深单独留下了李婉儿。 两人站在庭院深处,晨雾还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露水的味道。 “你最近常来工坊。”林深开口。 “我喜欢这里。”李婉儿微笑,“而且,我觉得我能帮上忙。” “你到底是谁?”林深直视她的眼睛。 李婉儿怔了一下,随即恢复镇定:“你不相信我?” “我不能不信。”林深语气坚定,“现在,局势复杂,我必须确保每一个人都可信。” 李婉儿沉默片刻,忽然轻声道:“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才是那个最值得信任的人?” 林深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告诉我实话,你究竟是谁?” 李婉儿垂眸,半晌后抬起头,眼中竟有一丝悲凉:“我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我只是一个想为大宋做点事的女人。” 林深眉头微蹙:“你的身份,不可能这么简单。” “也许吧。”她苦笑,“但你能指望一个陌生人告诉你全部真相吗?” 林深沉默了。 他知道,她的话里藏着秘密,但此刻,他无法强迫她说出。 “好。”他最终说道,“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如果我发现你背叛我……” “不会的。”李婉儿打断他,眼神坚定,“我向你保证。” 林深点点头,转身离去,背影挺拔而孤独。 而在他身后,李婉儿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 夜深,实验坊灯火通明,工匠们仍在加班赶工。 林深独自巡视,脚步沉重。他来到存放图纸的密室,打开门,却发现桌上的图纸被人翻动过。 他迅速检查,发现其中一份弩机核心结构图不见了。 “果然……”他低声喃喃。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林深迅速藏身于阴影中,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走进来。 是李婉儿。 她径直走向书架,取出一个暗格,从中拿出那份图纸,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口袋。 林深心中一沉。 她果然有问题。 但他没有现身,而是静静观察。 李婉儿做完这一切后,神色复杂地环顾四周,仿佛在犹豫什么,最终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林深走出阴影,眼中满是痛楚。 他终于明白,有些信任,终究只是错觉。 但此刻,他不能打草惊蛇。 他必须等,等她露出真正的獠牙。 而与此同时,在城外的破庙中,那个神秘人正对着一封信笺冷笑不已。 “林深啊林深,你终于开始怀疑她了。” 他缓缓展开手中的信,上面赫然写着: “计划成功,林深已生疑。” 而落款,赫然是一个鲜红的印章——一朵盛开的梅花。 与李婉儿请柬上的图案,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