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果然不同啊。”</br>
早就在旁边观望,等着当老六的方圆看着四周的环境再对比了一下大明现世的幽冥六天。</br>
“是在招魂或者说呼唤真灵吗?居然敢干这种事儿。”</br>
又猛吸了一口四周的幽冥之气,方圆咂了咂嘴说道。</br>
真灵和魂魄是两回事儿,或者说神话越是走到后面,大家就越混杂在一起。</br>
也就是把所有的优点全部集合在一起来忽悠人,搞到最后的神话故事。</br>
除了名字不一样,其他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以前的特色了。</br>
就比如魂魄,在佛道两者的概念中完全就是两回事儿。</br>
佛教认为人死后没有固定不变的灵魂,而是有神识携带未尽的因果转生到下一世。</br>
大乘佛教则相信死后有中阴身存在,中阴身是指人死后到下一次投胎转世之间的过渡状态。</br>
在此期间,神识会根据生前的业力寻找合适的投生机会。</br>
南传佛教则相信五道轮回,但不承认有过渡阶段的灵魂。</br>
《大毗婆沙论》中称天道、地狱道、饿鬼道、人道、畜生道为五道。</br>
与六道轮回相比,五道轮回没有阿修罗道。</br>
道教:道教认为人由三魂七魄组成,死后七魄内蕴七情,七日一魄凋零,七七四十九日而尽。</br>
三魂则各有去处,主魂胎光,号“往生魂”,离体之际即返太虚,与道合真。</br>
觉魂爽灵,曰“因果魂”,六至八小时后方脱形骸,凭生前功过,或上升玉京,或坠幽暗。</br>
人魂幽精,情识最深,恋形不去,遂为“守<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魂”,若葬得风藏水聚,血食香烟不绝,则默荫后昆,若墓犯凶煞,祭阙诚敬,则灾耗频仍。</br>
真灵的区分就更大了。</br>
在佛教中,“真灵”通常指真灵性,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净心本体,也是佛性、如来藏的别称。</br>
《原人论》卷四提到:“真灵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变不易。</br>
众生无始迷睡,不自觉知,由隐覆故,名如来藏”。</br>
在道教中,“真灵”代表了多种情况。</br>
其一,指真人、神仙。</br>
如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序》中“搜访人纲,究朝班之品序;研综天经,测真灵之阶业”,此处“真灵”即指神仙阶层。</br>
其二,指人的精神,“低迷真灵,如龙归沧海,凤返丹霄”,这里的“真灵”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br>
其三,元神是真灵,是不生不灭、无朽无坏的存在,非思虑妄想之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