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盘踞于皇城东南隅,朱门深锁,高墙森然,门前一对石狮踞守,獠牙怒目,睥睨四方,无声地宣示着此地的威仪与肃杀。那块高悬的“肃清吏治”鎏金牌匾,在初升的晨光下熠熠生辉,然而那金光非但未能驱散森然之气,反而为这帝国监察百官的咽喉之地、权力倾轧最烈的漩涡中心,镀上了一层沉重而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每一缕光线都蕴含着无形的压力。</br>
新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穆之,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腰间悬着的紫金鱼袋随着沉稳的步伐微微晃动,无声地宣告着主人的身份与圣眷。他面容沉静,如同古井无波,深邃的眼眸敛去了所有锋芒,只余下一片难以窥探的幽深。履新的第一步,他依制先拜见了都察院的正堂官——左都御史与右都御史。两位老大人端坐正堂,言语间皆是勉励与期许,态度温和却带着久居高位者特有的疏离。随后,他又拜见了左副都御史,那位老大人神色更为复杂,言语谨慎,寒暄片刻便端茶送客。流程走完,穆之明白,这院中真正运转的枢纽,并非高居正堂的几位,而是那位在都察院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的实权人物。</br>
他足尖踏过连接前衙与后堂的那道冰冷石门槛的瞬间,一股无形的、粘稠的气息便扑面而来——那是敬畏、是审视、是疏离,更有一股被极力压抑却依旧丝丝缕缕渗透出的敌意,混杂着墨香、陈年卷宗的气息以及权力场特有的冰冷铁锈味,凝滞在二堂清晨略显阴冷的空气里。</br>
早已候在二堂的,正是都察院的核心人物之一,左佥都御史李崇山。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淬火的鹰隼,即便隔着几步之遥,也能感受到那目光中沉淀的官场沉浮数十载的精明与深不可测的城府。他身后,数位掌道御史及经历、都事等属官垂手肃立,个个屏息凝神,姿态恭谨得近乎僵硬,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刻意为之的、令人窒息的静默。</br>
“下官李崇山,代掌院务,率诸同僚,恭迎孤大人履新!”李崇山的声音洪亮如钟,打破了寂静,他拱手长揖,礼数周全得无可挑剔,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用尺子量过。他特意点明“代掌院务”,既是在陈述事实,也是在微妙地强调自己的地位。</br>
“李大人客气。”穆之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掠过众人,那平静之下却似有千钧之力,让被扫视者心头微凛,“穆某初涉风宪,日后还需诸位同僚鼎力相助,共维法纪纲常。”</br>
“穆大人言重了!”李崇山脸上的笑容瞬间堆起,热忱而恳切,“大人明察秋毫,洞悉万里,乃陛下钦点之栋梁,实乃我都察院之幸!下官等定当竭诚辅佐,夙夜匪懈!”他身后的官员们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纷纷躬身附和,一片“理应如此”、“大人过谦”之声响起,场面登时显得融洽无比。</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