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关灯
护眼
第322章 范知行原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蓁儿的声名鹊起。
每日都有着大量的文人墨客与风流才子,想要求见她一面。
起初,蓁儿只以为,各地读书人齐聚于此,是为了要与她商讨经义,论道。
可到头来,她发现她错了。
那些文人墨客,只要见了她,便会情不自禁的做出各种各样的诗句。
大多都是情诗。
蓁儿羞怒之下,本不愿理会他们。
岂料他们不知却是不知羞愧,硬要蓁儿也做上一首美其名曰应景的诗词来。
说实话,正儿八经去研读经义的书生,有几个会在诗词一道上浪费功夫?
也是自那以后,蓁儿便不愿见他们了。
说实在的,在她看来,整日哄闹在书院门前的那些读书人,还不如白圭。
青山书院的后山上。
蓁儿与往日一般,在晨读过后,便给了自己一两个时辰的空闲钻研茶道。
倒不是她爱喝茶,而是书院的山长程朱喜爱饮茶。
蓁儿觉得,她与老师如今也算寄人篱下,而且院外那些读书人每日都来闹腾。
若是不对那位程先生有所表示一番,难免会让人家生出些许闲言碎语。
不得不说,蓁儿的悟性极佳,她认定要做得事情,要读的书或是要懂得的道理,就没有不成的。
茶道也是如此。
程老先生自从喝了她做得茶,真可谓是茶饭不思了。
每日就等着这一口。
临近晌午。
程朱实在按耐不住,便亲自来到后山这边,见王守义与小白圭正坐在凉亭中对弈,便将目光转向别处。
当发现蓁儿正在细心煮茶时,便是一脸笑呵呵的走上前去,
“蓁儿,今儿个煮的是什么茶?”
闻言。
蓁儿下意识抬头看去,莞尔笑道:“红茶。”
程朱抿了抿嘴,“红茶好,喝了提神。”
言罢,他又看向王守义那边,
“你可是收了一个好弟子啊。”
这番话并未影响到王守义,却是将沉思在棋道中的小白圭影响到了。
本要定心再去钻研棋局,可是无论如何都是难以融入进去。
只因己方棋子均已被对手布局围猎,再难寻到回天乏力的路数,只好投子认输,
“师父,您又赢了。”
这时,蓁儿的婢女阿絮端来一些甜果摆放到凉亭中,说了句,
“那些书生又来了,姑娘,您今日可愿去瞧瞧?”
蓁儿摇了摇头,起身向程朱那边拱手道:
“给程老先生添麻烦了。”
程朱摆手示意无恙,“老朽这青山书院,倒是许久没那么热闹过了。”
旁人不知蓁儿的背景,但是这位程老先生却是晓得的。
看在王守义与龙虎山天师的份上,程朱也不会在这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事上挑刺。
不过,主家觉得无所谓,但王守义却有着自己的心思。
只见小白圭投子认输后,王守义缓缓起身,拱手道:
“我打算在最近几日,便带着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学生走了。”
走?
听到这件事,程朱连喝茶的兴致都没了,
“好端端的,怎么要走了?”
“是因书院外那些人?我差人将他们赶走便是。”
对于他来说,喝蓁儿的茶是其次。
与王守义论道,才实为此生一大幸事。
程朱的那套理论尚不完善。
这两年来,他不止一次的与王守义坐而论道,得到许多感悟。
当世读书人里,能教程朱学问、道理的,也就只有王守义了。
至于济州孔家那位在异士界里名头较大。
但在儒家这个圈子里,仅论学问来说,与程朱与王守义相差甚远。
王守义道:“不全是。”
“一来,任由他们日日到此哄闹,蓁儿也没了读书的心思。”
“二来,这两年来,我教她们的其实并不多,只是让她们多读点书而已。”
“如今贵院的万卷书,她们已是聊熟于心,是时候该行万里路了。”
青山书院的名头大,不仅是大在有程朱这位大儒坐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书院里的藏书最多,甚至就连皇室宫廷都无法与之相比。
纵使是一名普通书生,面对如此之多的藏书,只要细细通读,假以时日,必成一方大儒。
这就是青山书院真正的底蕴。
可以说,程朱在悟道不得寸进之后,便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搜集天下书籍的事情上。
青山书院的藏书可谓罗列万千,九流十家,应有尽有,何止万卷?
然而,即使是如此海量的书籍。
蓁儿与小白圭也就只用了两年多点儿的岁月便读完了。
两年岁月,抵得上一般书生十年寒窗苦读。
这份天赋,岂能不让他人羡慕?
程朱道:“读完万卷书,再去走万里路,这没什么错”
“可是,你们就这般着急?不如过个年关再走,如何?”
啊?
白圭下意识张大嘴巴,“如今距离年关,还有五个月呢!”
程朱笑呵呵道:“五个月而已,眨眼就过去了。”
王守义要离开青山书院的心意已决,
“时不我待,程兄莫要再相劝了。”
程朱也是知道他的性子,纵使有万般不舍,也只得化作一声轻叹,
“罢了。不知你打算何时启程?”
王守义道:“四五日左右。”
程朱点了点头,忽而想起一事,看向他,
“你要离开青山书院,除了带着弟子们外出游学之外,是不是还因朝廷近日派人来请老朽为官?”
这几日,京城那边,的确有派人来。
不过,想请他入京为官的,不是皇帝,而是范知行。
程朱要年长范知行几岁,但后者看起来要比前者老许多。
王守义不愿有所隐瞒,直言道:“的确有这方面原因。”
在若干年以前,老天师还在的时候。
范知行不叫做范知行,而叫做范希文。
后来,王守义龙场悟道功成。
范希文为邀请王守义前往官场,特意根据王守义所悟儒道,改了名字,叫做范知行。
这么做的目的,是要让王守义的道名传天下。
也算间接帮助了他。
再到后来,王守义如他所愿,入京官拜平章军国重事,对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有着直接管辖的权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