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关灯
护眼
第15章 部群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盐州北面这片草场地势非常特殊,它不像更北方的草原,那是一种“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这里更是在黄河“几”的包裹中,黄河九曲,富此一套,那是过去,现在由于水土流失,沙地和草原间隔,没了当年的富庶。</br>

这里的人种极其复杂,自汉朝起,匈奴分裂,南匈奴投降汉朝,游牧迁入此地居住,经南北朝、唐和五代十国,突厥、鲜卑、羌和契丹等各族都在此有过统治,直到党项的崛起。实际蒙古高原没有过长期稳定的政权,本是游牧聚集生活区,南下的第一站就在这里,所以人口杂居严重,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尽管汉族失去这里有几百年,但文化影响上汉文明有一定的优势。</br>

杨元奇等人来到的第一个群落就很多人通汉语,这个群落有三千余人。这也是以前和刘恨交流最频繁的群落。这个群落每年在这里有三四个月时间,这段时日他们会完成所有的交易然后北返阴山一带。冬季,黄河水已经滋润不了两岸,这里关键不是寒冷,而是没有足够的草料让牲畜过冬,只能北上阴山,那里的小气候能让族群维持。</br>

西夏对这一带形成有效的统治不在于这里有驻军,而是因为再往北的五原有驻军(今包头附近),那里驻有西夏军司,草原各部南下需越过那里。一旦西夏五原军司封锁南北通道,这些部族生存就会遇极大麻烦。五原东面接着的则是辽朝领土。</br>

这个部族称不上党项族,但接受西夏的统治,这个部族每年有义务提供一定数量的马匹甚至战士,换取他们在南面草原的游牧。对于他们来说,蒙古高原各部更加凶蛮,他们宁愿待在阴山以南。这其实是很多小部群的生存方式,接受西夏的统治,不用在阴山以北那茫茫草原一直厮杀求生存。</br>

杨元奇一行人的到来,族长非常欢迎,特别是林灵素这个道长,然后是张小娘带来的几个医师,最后才是杨元奇。</br>

刘恨有点尴尬的说:“纳老,这是我们盐商的小老板。”</br>

纳族长嗯嗯点头:“贵客请进。”怎么看怎么像是邀请旁边的林道长。</br>

盐事也的确没谈多少,牛羊和盐价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谈不上谁多占便宜,漠北商行重点不在于多挣多少银子,而是让这一带形成一个定势,找漠北商行买盐。</br>

杨元奇提及马匹,纳族长摇头,这个交易很难达成。马匹对于失去失去阴山北部的族群同样是最重要的资产,阴山南连野马群都非常罕见,有时候为了保证族群马匹的改良,他们还得想办法和阴山北部群落交易。还有一点,他们每年得给西夏供应一定量马。这不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br>

纳族长甚至说:“经常来这片草场的部族都舍不得用马匹交易,能保证自身已是艰难。”最后想着道长和医师以这个公子马首是瞻,实在不便得罪,说可以腾出七八匹来。</br>

杨元奇笑道:“那还是不用纳族长为难,草原生存都不容易。”</br>

杨元奇内心有喜有忧,喜得目前看西夏对这一带统治并不严密,更是通过一种威逼实现统治,汉族的影响其实已经到了这里,这里本来就是黄河九曲;忧的是,怎么看怎么是负担。这也是为什么西夏对这里趋于放任,要想形成有效的治理,投入和产出有点看不到头。与其这么折腾,不如放松一点,只要这些群落能按期交马,适当时候送点战士来,大家就互不干涉。这片草场也并不肥沃。</br>

事情谈得不多,酒却是喝得不少,这个习俗大家得守着。</br>

杨元奇这一天下来,得到一个让他非常无奈的结论,草场的事短期他解决不了。他没有足够的资本开发这里,他都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这和西夏其实是一样的,怎么看这里怎么都有点鸡肋。</br>

喜欢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请大家收藏:()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