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法兵出西宁,往北朝宣化府进军。</br>
高永年率部西进,唯一有点区别的是刘仲武率部往南威逼吐蕃的同时,跟着往西移动,他的移动相对缓慢一些,再确定吐蕃不敢北上前,他必须守着这里。一旦高永年往西走得太深,这里就会是他的侧后方。</br>
……</br>
宣化府。</br>
察哥在大宋军队前压的第一时间得到讯息,他让使节前往兰州,那里是宋朝边帅童贯现在的地方。</br>
察哥斥责宋朝,宋夏休战,西夏并无特别举动,现在宋军这种态势是有开战的打算?!童贯把使节晾在了兰州!</br>
西凉府,察哥把队伍收缩回来。这其实是察哥领兵权来的第一次正面对峙,察哥做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宋军无意在河西走廊和他大战一场。这里宋军五六万大军云集,但他得到这个后来被证明极其准确的判断,在于两点,要是宋军真有意西凉府,不该又另外从祁连山翻来一支军队到宣化府,与其这么干,不如集中所有兵力在西凉府对决,从后勤和集兵等各方面都要好过来一支偏师宣化府,这支偏师位置也不对,更该想办法占据宣化府和西凉府的中间才好。还有一点,对方把仁多保忠的几万精锐放在西凉府,位置还是不对。这支骑兵怎么都不该拿来放在前面,西夏只要一退回西凉府,难道要仁多保忠的骑兵先来攻城?再是降军也不该这么用,何况仁多保忠多少积极了点。</br>
察哥亲自率领一万精锐双骑而走,在宋军有动向时候就往西直奔肃州,宋军还是要青唐,他们的大方略根本没有变,他们真正想做的是肃清这一带的各族,得到一个完整的非常安全的连接西域的口子。至于派出使节,同时收缩西凉和宣化两府,一切都为了让大宋相信,他们担心大宋大举进兵,他们都守住这里。</br>
察哥同时命令沙州(敦煌)、肃州(酒泉)兵力集结,这两地因为地处西边,相对远离大宋,兵力不多,但好过没有。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左右犹豫两头应对。这时候西夏整体防御战略上的优势就体现很彻底,他们不打算和大宋生死对决,起码不做梦着还像当年,在大规模的野战上击溃宋军。把剩余兵力集中宣化府和西凉府,守住两点就好。</br>
这是西夏在大宋元丰北伐以后,再一次把战场放在西夏本土上来。坚壁清野以防御图存,时光已是二十年。</br>
肃州。</br>
察哥集中三州之兵两万有余,把哨骑往南面高原撒了上去。他还需要等,等回纥退无可退,等那里有战事发生。</br>
察哥这时候心思非常空明,他觉得他能等到,特别是西凉府和宣化府并没有传来大战的消息,那里有压力,双方冲突不断,却没有发生大战,大宋没有直接冲到城下。</br>
察哥甚至腾出手来把两万部队又整理了一下,战争一定得学会等待,这是一种沉着,这一点李乾顺说得非常对。</br>
喜欢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请大家收藏:()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