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代价也站起身来,说道:“陛下,从军事角度看,维持宗藩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边境安宁,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利于我大唐集中精力发展国力。”他表情严肃,双手背后,“天竺虽远,但通过羁縻政策,可使其成为我大唐在西方的一道缓冲,为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br>
魏玄同却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天竺毕竟路途遥远,国情复杂。实施羁縻政策,需充分考虑其可行性与可持续性,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他微微摇头,面露担忧之色,“我们对天竺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贸然推行此政策,若出现变故,恐有损我大唐威严。”</br>
卢承庆点头附和道:“魏大人说得在理。陛下,我们需谨慎行事,全面了解天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再做决策也不迟。”他神色凝重,目光沉稳,“只有充分了解天竺,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确保万无一失。”</br>
郭正一则说道:“陛下,无论如何,加强与天竺的交流是大势所趋。臣以为,可先遣使随菩提流支高僧前往天竺,深入了解其国情,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他眼神坚定,语气诚恳,“如此既能避免盲目决策带来的风险,又能为两国交流奠定良好基础。”</br>
李承乾听着众人的发言,陷入了沉思。他轻抚下颌,权衡着利弊。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的谏言,朕已深思。朕认为,羁縻政策若运用得当,对边境稳定和文化交流确有好处。朕决定遣使随菩提流支前往天竺,实地考察。郭待举,你和鸿胪寺卿王玄策负责筹备册封事宜,务必做到周全细致,彰显我大唐的威严与诚意。”</br>
郭待举赶忙躬身领命:“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他心中深知责任重大,暗暗发誓要全力以赴。</br>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此次遣使天竺意义重大,诸位爱卿需齐心协力,确保此事顺利进行,为大唐与天竺的友好往来奠定基础。”</br>
众大臣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一场关乎大唐与天竺未来关系走向的决策,在这偏殿之中悄然落定,而大唐与天竺之间,也即将开启一段充满未知与期待的交流之旅。</br>
待大臣们退下后,李承乾独自坐在偏殿,目光望向窗外。他深知,这一步若走得好,大唐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若稍有不慎,也可能引发诸多麻烦。他默默祈祷此次遣使能顺利了解天竺国情,为大唐与天竺的关系翻开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郭待举与王玄策回到鸿胪寺,便立刻投入到筹备工作中。他们详细商讨着册封的礼仪细节,从诏书的撰写到礼品的挑选,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郭待举翻阅着历年的外交资料,试图从以往的经验中寻找灵感,王玄策则与下属们仔细核对礼品清单,确保每一件礼品都能体现大唐的风范与诚意。他们深知,此次筹备工作关乎大唐的声誉,绝不容有丝毫差错。</br>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