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将红莲弹过来的小纸条接住,打开一览,熟练转译着上面的寻常文字,一览真正的内容。 纸条不大,笔锋纤细,记载的内容倒是不少。 是从中原之地传来的,是关于中原水灾的一些事情,治灾的主事者已经过去了。 是从齐鲁调过去的人,是嬴政的儿子。 ??公子高! 对于此人,自然是不陌生的。 数年来,流沙之内,关于此人的卷宗加厚许多,看得出,嬴政对他还是有心的,否则,也不会格外看中。 或许,是因后宫那位丽夫人之故。 或许是嬴政自己的考量。 但目下之势,纵然有丽夫人的缘故,也不足影响什么,他这个儿子还是有些才能的。 数年来,做了诸般事,大体都还行。 虽说都非什么大事,可天下诸事,细究起来,本就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件件的小事汇聚一处,成就一桩桩的大事。 数月之前,他被嬴政派往齐鲁之地,数月来,弄出不小的动静,手段比当初的扶苏狠辣不少,干脆不少。 眼下,嬴政又将他派往中原之地治理水灾! 从流沙所得的中原水灾情形来看,那里的水灾可是不小的,论危害的力量和范围,已然超过关中的雪灾。 且大大超过。 数月之前在关中治理雪灾,其人身边有不少助力之人,那件事做的还不错,这一次从消息来看,似无外力? 也不尽然。 东郡大营的那个王离就要率兵前往,相佐以抚平乱象,将那里的水灾治理好。 一个公子高。 一个王离! 似乎也够了。 公子高还好说。 王离应该是嬴政特意从东郡挑选的,未来的事情自己难料,但嬴政的确有提拔他的心思。 将来直接接管东郡大营? 看上去有些像。 又不太可能。 东郡大营,常驻兵力在三十万以上,多年来,一直保持精锐状态,以此威慑中原诸郡。 然! 自己想那些也是无用。 “从消息来看,王贲的身子好像不太好了。” “算起来,他的年岁不小了,其父王翦已经去了,他如今也老了,身子不如往昔。” “王离!” “王氏一族接下来要被蒙氏一族压上一头了。” 11 手中的小纸条卷起,屈指一弹落于临近不远处的小火炉中,呼吸之后,便是一阵浅浅的烟雾漫出。 “姐姐,这一次中原水灾,是一个不小的机会,会有人有所动吗?” 再次轻轻一叹,红莲抬手轻抚还在一下下啄着吃食的鸟儿,庄离开了,成儿目下不知情形。 关中之内,子房他们也遇到相当大的麻烦。 自己。 也困守在兰陵城内。 吴天为何对自己这般残酷? 为何就不能有一些恩赐落下! “在中原有所动?” “可能有,猜测的可能性不算大。” “这些年来,那些人有一些好机会,都没有抓住,今岁以来,无论是关中,还是河西,还是箕子朝鲜,都损失惨重。” “纵然在中原有所动,也难以成事,并不会对秦国在山东之地的统御根基造成太大的损伤。” “反而,这一次秦国调集东郡精兵坐镇,很可能会做好准备。” 11 无外事侵扰,端着面前案几上的一份份药材,紫女取过碾子,继续有序的将药材细细处理着。 借着中原水灾之事,搅动一些风云乱象? 有这个可能性,自觉不大。 顶多一些实在忍不住的人会施为。 “姐姐,你说成儿眼下是否还在外海?还是已经归来了?” “齐鲁近海难入,以南的海域还是可行的。” 如紫女姐姐所言,无论那些人准备如何动,欲要撼动秦国在中原之地的统辖,不太可能。 权衡之,他们今岁损失了那么多,也难以再有很大的所为。 心中又是一叹。 思忖之,再次落于成儿身上。 诸夏间,自己真的只有那一个最亲的血脉之人了。 “那你希望他现在是归来了,还是依然在外海?” 紫女反问。 “这,我也不知道。” “外海定然很苦,一些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吃食用度皆难,好在秦军不会强行追击过去。’ “应该安稳的。” “若是归来,无需在受苦,却需面对许多危险。” 红莲垂首。 “你就是太操心了。” “韩成非小孩子,如今历练多年,该如何抉择,他应该有数,何况,他身边还是有人出主意的。” “他,不会有事的。” “庄北上修行,小心一些,亦是如此。” “你无需太过于担心,有那些时间,还是好好的将紫兰轩俗事处理好,再好好的修行。 “一年期满后,若有所得,实力精进,当为好事。” 红莲的心思越来越多了,越来越繁琐了。 往昔韩国之时的那个天真无忧无虑的公主越来越远了,此刻,多有些后悔让红莲参与、了解、处理诸般事。 果然还和以前一样? 也好。 也不好。 无论如何选择,一些事好像都避免不了。 也难以避开。 还是让她自己想一想吧,接下来不能离开兰陵城,有足够的时间淡化一些心思和念头。 “入夏以来,天下诸郡之事,不为少。” “中原的水灾,遍及数郡之地,侵袭的县域更是多达四十个以上。 “朕登王位以来,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水灾。” “与之相比,江水之地虽说也有水灾,小了许多,虽小,也不能忽视。” “恒山郡、广阳郡,代郡之地,更有旱灾出现。” “相隔不到千里,一则多水,一则少雨。” “朕难解昊天之事。” 车驾入闽中郡,临近瓯江,至东瓯之城。 没有入城叨扰,城外十里驻扎营地,相对于面前案几上的一份份文书消息所语之地,此间风清气和,祥润一片。 眉头微皱,灰黑色泽不住增多的浓眉不自觉挑起很多,一览手中这份关于代郡之地的旱情文书,嬴政深深的呼吸一口气。 双眸流转平静的光泽,这些事不为大,于帝国而言是不为大的。 只不过,那些事一起出现,就不太好了。 今岁的帝国规划文书中,眼前诸事都是意料之外的,都是需要耗费心力给于好好处理的。 尤以声势浩大的中原水灾为先。 今岁的帝国,好像有些多灾多难。 当然,于外是有所得的。 然则,于外所得,也只是多了一些土地,多了一些治下之民,其余则不显,眼下难得。 “陛下。” “陛下无需为那些事情太忧心,那些事都有成例可以处理,虽大,慢慢处理,会一一恢复原样的。” “旱灾和水灾之事,本就无常,本就难料。” “看起来是坏事,长久来看,未必是坏事。” “如当年帝国修建郑国渠,那个时候,帝国也是遇到难得一见的旱灾,关外和山东一些地方亦是如此。” “可是,帝国渡过去了,还修建成了一条灌溉数百里之地的郑国渠,关中至今富足无虞!” “如今,诸事虽发生,帝国诸郡皆有人手物力落下,想来再过一段时间,当可将它们一一理顺如初。” 李斯一礼。 身为领国府政事的相邦,陛下刚才所言的那些事,亦是在国府处理的范围之中。 国府各大行署都有所动。 一些稍小的事情,国府行署都能按照惯例给予处理解决,若是稍大的事情,则已经早早快马加鞭的送至这里了。 也有一道道文书下达。 “此等之事,的确莫测,如今多言,也是无用。” “先前派高儿前往中原治理水灾,以那时的文书来看,事情还不足够大,现在,有些难料了。 “冯去疾!” “你抽调一些国府之人,也过去瞧瞧吧。 李斯之言,是那般道理。 为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头痛,多无用。 探手随意取过一份文书,当地的县令之人都在及时救灾了,已然心意,然则,如中原之地的水灾,非一处两处郡县可解决。 高儿。 能力有一些,若说可以将中原的水灾尽善尽美,自己不为确定。 但有所失,大河两岸的许多人当有麻烦,思忖之,看向随行的一位臣子。 “诺!” 一位年岁稍长的中年男子近前,黑色锦袍多规矩,一礼而落。 “如若高儿行事无碍也就罢了,若有碍,当及时匡正。” “水灾危及数十个县域,其势不小,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灾情控制住,将诸般事一一处理。 “所需种种,国府行署??调遣便可。” “江南这里的谷物刚有收割不久,大体可以用得上一些。, “1 嬴政自案后起身,看向冯去疾。 “陛下,老臣明白!” 冯去疾颔首而应。 “江南之地的常平仓已经在抽调粮草了。” “还好现在是夏日,否则,还要担心御寒之事,虽如此,一些御寒所需,也有准备不少!” 周清亦是一言。 大河、大江皆有大水流淌,很是迅猛,大河的灾情很大,大江也在祸及两岸的县域乡里之地。 大江满溢,一条条支流的麻烦也有到来,近日来,总督府那里也有送来诸多文书。 芊红那里,也已经做了各种准备之事。 如李斯所言,一桩桩事情,虽不大,处理起来也不难,单单其事,影响还是不小的。 水灾之事,动辄破灭一个个乡里,淹没诸多农田,县域稍差,亦是危机压来,万千人性命难料。 “北面就是会稽郡了。” “那里是大江的下游之地,又是大江入海之地,这个时候反倒没有什么灾情传来。” 将手边的军国政事一一处理,嬴政驭马行出营地,沿着临近不远的瓯江缓缓东行。 相对于大河,大江这一次的水灾也有,放在平日里,不为小,同眼下的大河比起来,逊色不少。 至于缘由? 是因为江南的水系繁多,这里的人都习惯有水?比较擅长应对水灾?应该有一些。 中原之地、关中之地水系不显,纵然修建一些水利沟渠之事,关键时刻,不一定顶用。 李斯先前所言这一次的灾情或是机会,可以将那些地方的许多水利再次梳找一番,是一个好处。 “会稽郡境内,每岁大体都会有一些小的水灾水患,不过,当地的县城都能很好的给予处理。” “再加上会稽郡有震泽之地,就算大江的水很多,通过一条条水系汇入震泽,继而引导入海,数百年来,自成一体。” “除非那里是突发的狂风暴雨,一下子超出震泽短时间所能容纳的极限,才会漫出震泽以及各条水系。” ““ 于此。 周清还是了解的。 与其说会稽郡没有什么水灾消息传来,还不如说会稽郡那里对于水灾的标准不一样。 同样的水事,放在别的地方是睡着,落于会稽郡,就不一定了。 那里对于水灾的应对,处理自成一体,远非中原可比,更非关中可比,大江之水泛滥,其实不为紧凑,位于下游的会稽郡自可有序疏导。 “会稽郡,是一处好地方。” “先前巡视淮水、江水之地的时候,也有行过部分之地。 “会稽郡,朕记得楚国的项氏一族根基就在那里。” “当初帝国灭楚,项燕为主将,对帝国造成不小的阻碍。” “项氏一族。” “先前从辰国之地传来的文书中,也有他们一族的记载,声势和力量都是不弱的。 “如今辰国不存,那侯,你说他们会不会选择返回会稽郡!” “他们的核心族人虽离开了会稽郡,但朕相信,会稽郡仍有不少他们的力量。” 嬴政笑道。 在江南诸郡之中,会稽郡算得上最为繁华的郡县了,昔年灭楚的时候,帝国主力都在淮北、淮南之地。 江东之地,只是派遣兵士前往追杀楚国余孽,以及接管许多城池,会稽郡也是那个时候纳入帝国麾下的。 论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 也是为此,扶苏当年在下相为事的时候,那些地方生出许多乱子,扶苏杀了不少人。 赵佗在会稽郡为郡尉的时候,亦是杀了许多人。 将帝国余孽杀光了? 不足够。 那些人不是好杀的。 “会稽郡?” “他们这个时候返回会稽郡,无异于自寻死路了。” “也许,他们此刻或者接下来会去岛夷之地。” “从东瓯之地沿着以南偏东的方向行进七八百里,海域之上,可见一座不小的岛屿。” “那就是岛夷了。” “根据一些消息记载,那里约莫有箕子朝鲜的三分其一大,和会稽郡临近的彰郡大小相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