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麻烦?”李纨忙问。
“我也只是猜测,并不完全确定。”宝玉说道,“二嫂子这样一闹,鲍二媳妇焉有不害羞、不害怕之理?多半不想活了。琏二哥把人勾进府里,多少要负些责任。”
“这么说,岂不是要闹官司?”
“那倒不一定,花钱怕是真的。”
见宝玉与李纨竟扯起贾琏,尤氏忍不住说道:“琏兄弟自己惹的事儿,让他自己料理清楚便是,宝兄弟何必为他操心?大家都还等着你点评诗呢!”
“好!”宝玉这时候也不想多提贾琏,只是大嫂的话他需得听。
恨不得有人打断才好呢。
尤氏越来越识趣了。
宝玉便去看姑娘姐妹们作的诗,第一个拿起来的便是黛玉所作的“咏菊”。
这也在宝玉的意料之中。
准确地说,是他不想夺了黛玉的魁首。
不忍心将“咏菊”据为己有,因为那是黛玉的写照,是黛玉的真情流露。
当然“问菊”也是。
宝玉只想得第二,黛玉必须第一。
瞧这首“咏菊”,除了黛玉,还有谁能写出这样“人诗合一”的文字来:“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要说这诗,其实,单看并无特别神奇之处,但一结合人物,立马儿让诗的意境升了天。
宝玉自然大赞一番。
至于那首“吟螃蟹”,也只怕无人能出其右。
夺魁亦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李纨笑道:“真是看不出来哈,宝兄弟最近长学问了,可袭人为什么念叨,说你最近你没读书呢?”
“作诗在心,在悟性,与读书多少并无直接关联。”宝玉笑道,“并非书读得越多作诗越好,与做菜的道理一样,难道做一辈子菜就一定好吃吗?”
“有道理!”李纨笑道,“看来宝兄弟不但学问长进了,悟性也高了。”
“嫂子过奖!”宝玉又笑道,“我不过是信口胡说,要论作诗,林妹妹、宝姐姐强过我百倍。她们作诗的悟性才叫高呢。”
继而又说道:“本想为夺魁的人发一些奖励,既然是我与林妹妹分别夺得,那就算了吧,拿自己的钱奖励自己成啥了?”
“你不奖励你自己,可林妹妹呢?难道她也不奖励?”李纨问道。
“我与林妹妹分什么彼此?这样,二嫂子承诺给大家的一百两银子我拿来了,凡作诗者,作有一首,便抢多抢一个红包,作几首抢几个,就当额外奖励。”
反正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以及各自带的贴身丫头都撤了。
一百个红包抢不完。
听说又有红包抢,回廊上的人顿时兴奋聒噪起来。
只是一想到凤姐竟用这种方式揭露贾琏的糗事,让她们抢红包从中找乐子,除了凤姐,这世上有几人做得出来?
但总有部分人想到凤姐的可怜劲儿,看似强势压着贾琏,实则无奈之举,没有办法的办法,才用这种“你死我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斗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