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五号。 第二十三届金鸡奖在嘉兴大剧院落下帷幕。 最佳影片由惊涛骇浪、暖共同摘得。 是的。 即便是双黄蛋,也没有英雄的身影。 甚至英雄都不在最佳影片的提名列表,而是归到了一个新增的最佳合拍片内。 韩三品也已经尽力了,可惜阻力太大,最终只是去掉了评委终生制,改为凡连续两届担任评委的都不在评委邀请之列。 在他力推之下,对国产电影具有划时代意义,却饱受批评的英雄,总算不至于颗粒无收。 除了拿下最佳合拍片奖,张毅谋还拿下了最佳导演奖。 最佳录音和最佳美术也同样由英雄摘得。 可惜英雄还得等到明年才会在北美上映,不然,那几千万美元的票房,或许能砸开某些人顽固的脑袋。 几天后,赶在柏林电影节截止日前,小偷家族终于搞定所有后期。 总花费比华艺预估的成本足足少了一百多万,正好维持在了韩家栋一开始说的三百万以内。 “爸,电影后期弄完了,里面有些内容可能比较敏感。” 成片送审前,韩家栋给老爸打了个电话。 韩三品有点意外:“这么快?” 又提醒道:“如果内容过线了,就算你是我儿子,该过不了审,还是过不了审。” “没那么严重,都是些小问题,到时候你看看就知道了。” 中影副董事长办公室。 韩三品结束和儿子的通话,放下手机,拿起桌上的办公电话,但想了想后,又放下了。 他准备亲自到总局走一趟。 国内的电影是由电影审查委员会和电影复审委员会负责,两个委员会都是由总局组织。 到了总局。 “哟!老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童冈熟络招呼道。 他曾经在北影厂和中影跟韩三品一起共事过七八年,也算是老朋友了。 年龄比韩三品还年轻了好几岁,级别却足足高了三级,放地方那就是有机会入局的封疆大吏。 不过由于没有地方履历,现在的他入局啥的就别想了。 换句话说,还不到五十岁的他,目前已经升无可升,干到头了。 “儿子拍了部电影,今天送审,我来看看。” 韩三品笑呵呵道。 童冈在脑中回想了一下,不确定道:“你是说家栋?” “对!就是那臭小子。” “他多大了?” “跟小怡一年的。” 童冈有个女儿,叫童怡,也是今年刚高中毕业。 “哦对对!小怡小时候还嫌弃你家小子是根木头呢!没想到都会拍电影了,哈哈!” “就瞎捣鼓着玩儿的,我过来也是想看看他拍得怎么样,要是太差了,我直接揣回去,省得拿出去丢人现眼。” “哈哈!你这么一说,我这个当叔叔的都来兴趣了,走走,一起去看看。” …… 放映室。 随着电影结束,童冈将手上的烟头扔掉,叹口气:“唉!都是国内以后会面对的重重困难啊!” 其他负责审核的人员也都是心有戚戚。 几分钟后。 童冈已收起脸上的凝重,对韩三品调侃起来:“老韩,你不老实啊!我看你不是怕儿子丢人,而是故意来我们面前炫耀自己有个好儿子的吧!” 其他人都听得有点懵:“什么意思啊童局?这片子跟老韩的儿子有什么关系?” 童冈大笑道:“你们刚才没看到导演叫韩家栋吗?家栋就是老韩的儿子。” “什么?韩家栋是老韩儿子?” 当即有人忍不住惊呼起来:“我刚才看到导演叫韩家栋,还在脑子里想了一下,国内有哪个导演叫这名字,还能让你们二位一起来审核他的片子。” “对对!我也注意到了,我当时还以为是老韩的同辈或长辈呢!没想到居然是晚辈!” “天才!绝对是天才啊!” …… 听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夸着,韩三品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乐呵呵问道:“所以这电影……算过审了?” “过审!当然过审!” “这种好片子不过审,什么电影还值得过审!” “相比那些微不足道的敏感问题,电影反应的那些社会问题才更值得关注!” …… 从总局出来,一坐进车内,韩三品就忍不住掏出手机给儿子打去了电话。 “你个臭小子,知不知道收敛点?” “怎么了?” “还问怎么了?你要那么多名头干啥?安安稳稳就挂个导演不好吗?” “什么叫挂?导演本来就是我。” “那编剧、配乐、剪辑呢?” “也是我啊!” “……你这话你自己信吗?” 还在学校的韩家栋拿着手机笑了笑,道:“不是我的,我不会动,是我的,别人也拿不走,剧组那么多人,有没有顶替别人的功劳,找人问一问就知道了。” 听他这么自信,韩三品也不禁迷糊了。 难道,自己儿子真是个天才? 这么一想,他气势便弱了下来:“总归是该低调点为好。” “放心,爸,我心里有数,该低调时我保证让媒体找不到我人影,但该高调时……我也不会躲着。” 韩三品摇摇头,挂掉电话后,他还是决定找人问问。 先给片中男主葛忧打了个电话,接着又给摄影师顾长未打了个电话。 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吃惊。 自己儿子不仅没有顶替别人的功劳,反而分润了功劳给别人! 据两人所说,职员表上的好些编剧、配乐都曾对署名表示推辞,直言只有韩家栋有资格署名,他们都只不过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完善工作。 甚至连顾长未都对摄影师只有他自己的名字表示惭愧,希望把韩家栋的名字也加上。 让韩三品在挂掉电话后,就陷入了沉思,久久不曾有所反应。 一直到司机把自己送回公司,进到办公室,关上办公室门,里面才响起韩三品畅快肆意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