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班,然后成为摇滚教父

关灯
护眼
第13章:如此生活三十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摇滚类别没有麦子善的歌,那这个新开的奖项类别还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震耳欲聋。

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付光宇是他的弟弟。

也知道《音乐家》多次点名批评麦子善的摇滚。

他们以为付光宪也是一样的看法。

谁知道,亲兄弟居然截然不同。

现场陷入沉默,原本忙碌的人都停下来。

付光宪揉了揉太阳穴,才发觉不应该跟工作人员生气。

奖项评选流程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一直以来都是只评选报送歌曲,没报送的歌曲,质量再好也不会拿奖。

这是奖项维持自己‘高贵’的姿势。

而且,他也不能联系麦子善,评委要和歌手保持距离,这样评奖才能公正。

也就是说,麦子善如果不报送,就没办法得奖。

麦子善为什么不报送?

这个疑问出现在付光宪的脑袋里。

金曲奖是所有歌手趋之若鹜的奖项,拿个提名都能极大地助长销量。

是钱挣够了,看不起这点销量吗?

又或者因为他的弟弟付光宇?

付光宪有这个猜测,但又觉得不至于。

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付光宪也是很无语,他现在虽然写不出来新歌,但年轻的时候,可是一首接着一首,创作的歌曲火遍大江南北。

而他的弟弟,天赋点和他不一样。

十分擅长写长篇大论,利用各种理论分析去引导观众。

当初兄弟俩打配合,一个唱歌,一个使劲夸,的确挣了一新笔趣阁钱,那时候兄弟俩的感情很好。

但,二人一直观点不和,付光宇身为专职评论家,自然无比抬高评论界的地位。

付光宪是因为写不出来歌了,才进入评论界,并不特别认可评论的价值。

这几年,兄弟二人关系越来越差。

付光宪脑袋里思绪乱撞,随手拉了个椅子坐下。

“你们继续工作吧,别被我影响了。”付光宪看着众人说道。

初审评委和工作人员开始再次忙碌起来,整个工作室再次恢复热火朝天的模样。

付光宪坐在椅子上发愣了一会,打开手机,订购了前往盐市的高铁票。

……

“好大…的屏幕啊。”麦子善站在音乐节的旧址。

看着文旅局不惜代价搭建起来的商业巨幕。

和影院的iax差不多一个级别。

就在海边公园,如果这个大屏幕显示蓝屏。

可能飞机上的人,往下看,就会认为蓝星onle出故障了。

“用这个放第二集?然后再上去现场唱一遍?”麦子善向林新月确认道。

林新月戴着蓝牙耳机,似乎是在和谁通话,只是跟麦子善比了个是的手势。

麦子善转向邓漠。

老爷子有点发呆,这辈子他都没看过这种东西,这么大个屏幕,什么厂才能造出来这种东西?

麦子善说道:“老爷子,今晚,你要上这个大屏幕。”

邓漠眨巴下眼睛,“啥?”

邓亮在一旁补充道:“爹,意思是拍出来的视频要在这上面放。”

邓漠眼神迷茫,“听清了,只是不敢信。”

“走,老爷子,咱们去看看海。”麦子善笑道,拉着邓漠,往海边的公园路上走去。

五分钟后,一行人站在了海滩处,今天涨潮,没有沙滩,只有海浪,泛白的海浪击打着岸边,不断地往前推送。

蓝天和海平面,在远处汇成一条线。

邓漠站在岸边,呆呆的望着。

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见海。

“海啊。”他小声说道。

声音沙哑,用了七八十年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

……

“走啊,今晚麦子善会再次来到海边公园。”

“不行,晚上我有约会。”

“呵呵,你请她一个宿舍,这也叫约会?这是把你当买单的了。”

“……她说她室友想考察一下我。”

“唉,我给你带了那么多的饭,你我亲如父子,我不忍心看你当冤大头,她根本不在乎你,就是找买单的。”

“我看,就是看不得你爹我开心。”

“我才是爹!”

“滚。”

……

“今晚还加班吗?”

“不知道啊,等通知吧。”

“唉,我想去海边公园呢,麦子善来了,不仅有第二集,他还会现场演唱。”

“不如?我们走?”

“走?那就走!”

……

企鹅出品的摇滚专题节目,《新势力》,也开启了新的一期。

主持人张开元穿好西服,等待着导播的指示。

“上次我以为纪录片没人看,李疾人气会更火,幸好我没把这话在节目里说出来,不然要被骂死啊。”

张开元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自从第一集播放,麦子善前后三次登上热搜,《存在》这首歌播放量一直飙升。

麦子善所有的歌都是这样,高走,不管是低开还是高开。

反正就是高走!

……

夜晚降临,盐市音乐节的旧址,聚满了人,甚至不亚于音乐节当天。

麦子善人在巨幕后面临时搭建的准备间。

准备间房顶是个玻璃,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

麦子善抬头,从玻璃望向天空,玻璃慢慢变得模糊。

他以为是错觉,起身站在椅子上仔细看。

发现是下雨了。

毛毛细雨点点滴滴,几个小水点汇成一个大的。

仔细听,有噼里啪啦的声音。

林新月急忙走进准备间。

“下小雨了,有点难搞啊。”

“会影响巨幕的正常播放?”麦子善从椅子上下来,问道。

“这倒不会,巨幕在搭建的时候考虑到下雨,做了防水装置,我担心的是,人们会不会因为下雨,提前回家。”林新月捋了捋有点湿漉的发丝说道。

“你出去一趟吧,让观众们看看你,他们就会更愿意留下来。”

麦子善正有此意,推开准备间的门,脚下是一层铝合金的板子,通向一片湿漉漉的草地。

沿着它,走到草地上,就看见了所有人。

丝丝的细雨没有变大的趋势,但就这样下着。

“快看快看,那是不是麦子善?”

有人立刻注意到。

“麦子善!麦子善!”

“麦子善出来了!我还以为到最后才会出来!”

“我今天就是淋雨!我也要留下来。”

所有人想要往前挤去。

负责安保的保安立马严阵以待,防止发生踩踏。

麦子善的头发蒙上一层细碎的雨滴,他最近头发有点长了,加上雨滴带来的忧郁感,还有背后汹涌的海浪声。

像是海里走出来的一般。

身上的夹克很防水,一滴不沾。

他笑着给人们打招呼。

人们欢呼着,他笑着走进人群中,像是爱丽丝进入仙境一般,所有的人,围绕着他。

邓漠被安排在巨幕前方的主位,在那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座椅。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这个老头子有位置?还是在中间?

邓漠看着麦子善走出来,众人立刻蜂拥过去,他仿佛是人海龙卷风的中心。

他原本以为麦子善是哪个大老板,才会掏钱做这种事,压根不知道麦子善是谁,也没听过什么歌。





他的人生没什么好说的,都是苦难。

他在苦难中都变得坚强了。

可另一种人生,麦子善的人生,一个万众瞩目的人生,会和他发生交集。

在他年迈之际,卑微至极的时候,还能有把火烧一下。

他取下头上的帽子,让细雨淋在脸上。

人生啊。

……

“张涛,我闺蜜问你呢,你不会心疼她点一瓶红酒吧?”

张涛扯了扯嘴角,“怎么会心疼。”

听到这个答案,小仙女们都捂嘴笑了起来。

“诶?这个新款包好漂亮啊,你看看是不是?”

一群女生叽叽喳喳开始讨论。

“这个色号是真不错。”

“是哦,还挺便宜的,只要一千九百九。”

张涛感觉心脏突然停了一下。

裤兜里的手机一阵震动。

是他儿子发来的照片。

照片里居然是他和麦子善的合影!

“麦子善来了!我特别幸运,我就知道站在那个准备室附近肯定有惊喜!”

照片里,他儿子笑的特别开心。

“你在干嘛呢?吃饭了吗?”

张涛把手机放回兜里,一句也没回。

他的心仪女孩,从头到尾都没有正眼看过他。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他出现好像就是为了结账。

手机又是震动,张涛忍不住拿出来看。

“第二集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纪录片结束后,麦子善还会现场唱!”

“我的妈耶,人太多了,都能和音乐节相比了。”

“儿子,你不来实在是太可惜了,这次199都不要!”

他室友喋喋不休。

张涛头上几乎暴起青筋。

“你能不能不要一直看手机?很不尊重人知道吗?”

他对面,他一直以来追求的姑娘终于正眼看他,但却是不耐烦的表情。

张涛没说什么,心里面想要恋爱的感觉一点点逝去。

“你们看,下雨了,下雨了。”

一群女生叽叽喳喳,她们坐的位置正是靠窗的,细雨朦胧,玻璃上快要映出张涛的脸庞。

一张没有什么神采的脸。

突然觉得,好没意思。

他起身,感受着口袋的震动,往前跑去,后面,是一群女孩诧异的目光。

一路跑。

距离海边公园也就三公里。

一直跑,就到了。

……

麦子善在播放前,说了最后一句话。

“我想,今晚大家可能会有些失望。”

所有人:“???”

什么意思?不唱歌了?

麦子善继续说道:“大家现在很兴奋,只是,第二集是关于一段沉痛回忆的,会让大家心情不好,在这里,先说一声抱歉。”

所有人听完后,没有做出太多表示。

许多人心里都在嘟囔。

说的好像你唱过什么“开心”的歌似的。

你的歌不都是先给一巴掌,再给个枣吗?

麦子善说完,退回了小小的准备间。

远程操控的巨幕,准时出现了第二集播放的倒计时。

人们迅速安静下来。

细雨就这么下着,拉开了第二集的序幕。

……

盐业根据地,一样的场景,只不过人的密度远大于音乐节旧址。

经过第一集的洗礼,大家都对第二集更期待了。

燕京盐业根据地,章天海从学校搬来了三个投影仪,也开始现场播放。

盘下来的这个商超一共三层楼,一层一个,大家都是满满当当坐在那里。

章天海伫立在人群的最后,看着一段他知晓,但是又足够幸运没有身处其中的过往。

看着一个相似的饭店,但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看着他讲述内心最深层的创伤。

就像是一个访谈节目似的。

还有不时插入的钓鱼场景。

纪录片过了一半,居然都没有配乐。

无数个屏幕前的人,有许多都有点按耐不住。

第二集就是看另一个厨子诉苦?

质量不如第一集啊。

他到底有多苦?他苦什么呢?

这样的疑问,浮现在观众的脑海里。

观众们的疑惑,是因为徐浩用了最有风险的剪辑方式。

往死了欲扬先抑,把情绪放在最后。

徐浩正在自己的小工作室。

身边的金壳奖提名负责人,崔来贤。

还有粟多,央视九频道负责人,他俩都看得出来徐浩采用的剪辑方式。

“这样风险很大,如果后面你给的东西力度不够,会遭到这种剪辑方式的反噬。”粟多说道。

崔来贤也是点头符合。

徐浩安静地不说话。

……

不知道何时,背景音开始响起。

前奏听起来,像是曼陀铃,渲染了忧伤哀寡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感下,第二集终于像回事了。

接着,是口琴,从未想过,口琴会出现在摇滚乐中。

一种情绪在蔓延。

这时,镜头内出现了一位老人,脸上的皱纹细小又粗犷。

盐市现场的人发现,这不就是坐在最中间的老头吗?

在他们的疑惑和发现中,老人面对镜头,淡然地讲起往事。

平白至极的描述,却展开一副过往的画卷。

歌声随之响起。

“傍晚6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裳,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难以言明的情绪炸弹,终于在此刻爆发。

徐浩就是为的此刻!

终于来了。

他都不需要验证效果!粟多和崔来贤已经不自觉凑近。

炸弹!

真正的情绪炸弹!

没有一点前奏,就席卷了所有人。

在老人和歌声出现的一分钟内,前面的所有镜头,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在老人的讲述中,每个人都感受到那种心酸,都看得见那个时代。

“在八角柜台,疯狂的人民商场,用一张假钞,买一把假枪。

保卫她的生活!直到大厦崩塌!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

雨变得大了,毛毛细雨有瓢泼的趋势。

但没有人愿意离开。

就在此时,盐市现场的人才发现,他们听到的不是纪录片自带的音轨!

而是麦子善的现场演唱!

麦子善就站在巨幕侧边,抱着吉他,面前是一个立式的麦克风。

是他在现场唱!

……

雨忽小忽大,人们的情绪高涨不下。

每个人浑身湿漉漉,但不愿意离开。

瓢泼的大雨和歌声配合的恰到好处,讲情绪渲染到极致,这样的雨,像是为了歌而存在。

无数双挥舞的手,邓漠坐在人群中央,老泪纵横。

他从来没听过什么歌。

但这次,他明白歌的意义了。

麦子善在雨中,湿漉漉的头发几乎贴在额头上,依然深情的演唱着。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