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诗会,只要贾宝玉能够一举夺魁。 就能在众人面前再次证实,二房的继承人,要比大房优秀的多。 虽然二房的太太做错了一件事情,但是二房的继承人要比大房更优秀啊! 因此,只要贾宝玉能够夺魁,便能够扭转二房的形象。 而贾宝玉能够夺冠吗? 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贾宝玉虽然不爱读书,但还是有一些歪才的。 但凡比较诗词,哪次贾宝玉不拿第一? 此时,贾母也笑吟吟的说道:“好,元宵佳节,吟诗作对本是雅事,老婆子岂有不应允之理?” “这样,老婆子就再添个彩头,这个丫头叫晴雯,她针线是最好的,生的也灵巧。” “谁若夺得魁首,就将这小丫头子领回去,不知我这个彩头如何?” 贾琮听了,脸上不由露出诧异之色。 贾琮去前院都极少,贾宝玉房里,他更是没去过的。 他还以为贾母早就将晴雯送给贾宝玉了呢! 就算先前没给贾宝玉,为何在贾宝玉撵走袭人,他屋里少了一个大丫鬟之后,为何也没将晴雯给宝玉? 很快,贾琮脸上,便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大约贾母那时候便是想着,要在今儿将晴雯当个彩头送出去的吧。 当真是好算计啊! 贾宝玉听了贾母的话,不由喜道:“老祖宗,还是快开始作诗吧!” 又心痒难搔地对晴雯说道:“晴雯,你等着,过会子我就领你回家去。” 看样子,大脸宝已经将这魁首当成他囊中之物了。 贾琮不由向晴雯看去,只见晴雯脸上淡淡的,没有丝毫喜色。 王熙凤忍不住笑道:“宝玉,这还不曾比完呢,你就知道你一定能夺魁?” “别再被别人争走了这头名,你的晴雯,可就要跟着别人走了呢!” 贾宝玉笑道:“二嫂子,再不会的,比作诗,谁还能比的过我呢?” 贾宝玉说完,贾母连同王熙凤等人,不由都是笑了起来。 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贾宝玉又催促快点开始,当下就有小丫鬟子送来笔墨纸砚。 贾政笑道:“今儿既然是元宵夜,那就以元宵节为题好了。” “本是佳节,写诗也不过是助兴,因此我便不难为你们。” “不限韵脚,不拘诗词,只要围绕元宵佳节来写便是。” “我说开始的时候,会点上一柱香,在香燃尽之前写不出来的,便不可再写。” “好,现在燃香开始。” 当下有贾政的小厮点燃香火。 贾琮、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四个后辈,顿时皱眉苦思起来。 不多时,贾宝玉似乎便酝酿完毕,提笔刷刷书写了出来,很快便写了一首诗,然后交到贾政手上。 贾政打开看罢,微微颔首。 这会子,贾兰也构思妥当,提笔书写起来。 贾兰年岁比贾环还小了几岁,他也只是才刚刚读书而已,这么快就构思好诗作了? 不问可知,二房的嫡系这是集体作弊啊! 倒是贾环还在抓耳挠腮,可见他这个庶子也是不受待见的,他并没有事先得到题目。 此时,贾赦脸色不由变的难看起来。 二房实在是欺人太甚! 竟然欺他们大房如此! 贾赦更恨的是贾琮这个小畜生不争气。 若不然的话,他还是可以和二房争一下的。 比方说,贾赦也早就看出,二房必定提前泄露了考题。 既然老二贾政提出诗会,那他完全可以将现场出题权要过来,另出题目。 但问题在于,贾琮这个小畜生不争气,即便是他出题目,公平竞争,这小畜生也赢不了宝玉。 既然如此,若他再要抢着换题目,岂不更是成了别人的笑柄了? 想到此处,贾赦不由将一腔怒火都发到贾琮身上。 他断喝一声道:“孽畜,还不快写?要是写不好,仔细你的皮,老子不把你的腿给打断的了!” 贾母不由皱眉说道:“老大,今儿是元宵佳节,写诗也不过是个消遣而已,你这是做什么?” 贾赦忙起身说道:“是,母亲,是孩儿着相了。” 贾赦坐下之后,林黛玉以及三春,看向贾琮的目光中,不由都是充满了同情之色。 若今儿贾琮果真作的不好,没准回去就要挨打的。 林黛玉都想着要怎么帮琮三哥渡过这个难关了。 不过众目睽睽之下,倒是没办法避过众人耳目的,她不由在心里暗自焦急不已。 而贾琮则是微微一笑说道:“回老爷,孩儿自当尽力而为。” 说罢,贾琮提笔写了起来。 在贾政刚说出让他们写诗的时候,贾琮本不愿去争的。 只是家族之中,几个小辈举行的一次诗会罢了。 便是争得这个虚名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还没得会让贾母、王夫人等人,对他更加厌烦。 倒不如不声不响,闷头发育的好。 但是自贾母将晴雯当作彩头,贾赦又整了这一死出之后,贾琮心思便是发生了转变。 说起来,晴雯也是个可怜人儿。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新笔趣阁,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红楼书中,晴雯之殇,虽说是因为袭人告了黑状的缘故。 但是根子上,还是王夫人和贾母这一对婆媳之间明争暗斗的牺牲品。 贾宝玉这个渣男,只会在晴雯病重被撵出去的时候流泪心痛,晴雯死后写一篇祭文罢了。 他完全保护不了晴雯。 既然你不行,那就换我来吧! 红楼世界,在明末发生了偏移。 明以及以前朝代的诗词是不能借鉴的了,但是清朝的诗词完全可以的嘛。 因此,贾琮便借鉴了一首清朝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贾琮写完之后,将自己的诗作交了上去。 那边贾环见连贾琮都写完了,忙不迭的胡乱写了一首上去,然后匆忙交了上去。 这会子,贾母不由笑道:“政儿,这会子都写好了,你就评一评,谁该当第一!” 贾政笑着说道:“是,母亲。” “宝玉所做的诗,倒也罢了;兰哥儿终究是年龄小了些,却是差了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