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营业的乘黄食堂,和对内营业的基本一样。”宋河道,“简单介绍一下。”</br>
“食材供应方面,超过一半的食材,产自我们的大西北沙改土种植基地,严控农药、防腐剂和重金属,播种前、采摘时和运抵乘黄食堂后,都会专门抽样检测,每一箱食材标有来源地和运输班次编号,种植基地每块地皮和每条运输线也有专门的负责人,质量一旦出问题,我们会立马追责,扣奖金乃至解雇。”</br>
“另一半食材,我们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虽然长期合作,但没有一家供应商有免检待遇,每一批次的货我们也要抽测,测出一点不合格,整批货全退。”</br>
“抽测团队不是固定的,会随时调换,同时还会有明抽暗抽,避免单独抽测团队和食材供应商沆瀣舞弊。包括我们也往一些重点位置放置了卧底,这些卧底除了日常关注情况,甚至还会专门试探周围人,提出舞弊建议。”</br>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我们考核订单班学生是否合格,考核公司各部门的情况,一直用的是这一手,照搬到食堂管理上了。”宋河道,“好处是确实很管用,能保证质量,坏处是成本太高,但我们内部的乘黄食堂是福利性质,不在乎这点成本,对外营业的乘黄食堂,菜品价格可能会比市面上高出20%左右。”</br>
“厨房管理也非常严。”相晓桐道,“乘黄食堂的厨师们分三个级别,前两个级别占了65%的人数,月薪分别大概是17万和10万,这些薪资有一半是因为厨师们的技术,另一半就是严苛繁琐的流程。”</br>
“厨师上班的时候,先去专门的准备间,准备间分成两大块区域,洗澡间和更衣室,要先在洗澡间里待十分钟以上,再去更衣室换衣服,从内衣到外面的围裙,整一套衣服都是在更衣室里消毒过的。”</br>
“所以厨师们进入厨房的时候,基本上是无菌状态,堪比手术大夫进手术室。”</br>
宋河点头,开口补充,“乘黄食堂的厨房分区域,最终出餐的熟饭区域就是基本无菌的,食材处理区域脏一些,因为要杀鱼切肉洗菜泥,但也要求频繁干卫生,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正负压门,厨师们也不能来回走动,是哪个区域就一直待在哪个区域。”</br>
“我们有专门的卫生突击检查,拿着证件直接就进去采样,测厨房各个位置的菌量,测出来菌量超标,整个厨房都要整改。”</br>
“包括厨师的个人物品,每天都有一个一次性小袋子,进厨房后尽量不能带个人物品,手机之类就放在那个小袋子里,先杀菌一遍,来电话了或者厨师闲暇时玩手机,可以隔着袋子拿,如果拆开袋子直接把手机拿出来就是违规,摄像头看到了要扣钱。”</br>
“还有很多比较死板的规定,厨师们会有四十多种标准动作,必须按照标准动作来,大家可以回忆一下高铁站,高铁快发车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站在车边,抬手这里指一下那里指一下,硬性规定,我们的厨师培训也一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