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贺安打压了好几年,现如今总队长要新笔趣阁了。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现如今天人道云路就在眼前,最好的观众也在,岂有不装之理啊? “贺道友,我这一生如履薄冰,可终究还是走到了对岸。” “你虽然为人心狠手辣,行事不择手段,贪心更似深渊,但这次你终究没有阻我仙路。” “撑花道人,你我恩怨到此为止!” 总队长说这些的时候格外洒脱,一甩袍袖,大踏步向着南天门内走去。 ‘咣’! 一声巨响,总队长的头都撞红了。 云路虽然出现,可南天门竟然依旧有结界,总队长一头撞在了结界上。 贺安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就算遇到再好笑的事情也不会笑。 除非忍不住! “哈哈哈哈,行不行啊,薄冰哥。” 就连魃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虽然再说有些马后炮,但从一开始,魃爷就没觉得总队长能够打开天人道! 这片土地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惊才绝艳之辈。 这一点,喜欢看历史的人都知道。 更别说,古时候的修行环境还要比现在强出很多了,即便如此,他们都没成功,你凭什么? 天人道,本身就是六道之中壁垒最坚固的! 不过话虽如此,总队长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很不错了。 因为他毕竟看到了南天门,毕竟看到了通天路。 总队长丝毫没有理会贺安二人的嘲笑,反而一脸懵逼的伸手按了按结界,随即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下的云路。 怎么会这样呢? 自己已经踏上了通天路啊,这南天门为什么还不开? “不应该这样啊,为什么?” 总队长抬起头,表情有些难看,他曾经看过一些古籍,研究过一些壁画。 那些记载中多少能找到一些关于打开天人道的方式,以及打开天人道之后是什么样。 尽管这其中记载九成九都是假的,可他还是能通过蛛丝马迹找到一点真实的记载,自己明明已经召唤出南天门了,可为什么会进不去呢? 总队长在犹豫,而威压却在减弱。 天空中的七星连珠异象也出现了一丝异动,天人道即将消失! 总队长见状双目赤红的转头看向贺安道。 “撑花道人!我们联手!” “嗯?” 总队长的这一句话直接把贺安给说懵了,联手? 你怎么好意思说出来的? 你之前那么多次想要弄死我,而我也弄死了你们山海那么多人,现如今你空口白牙的就说联手,我怎么那么不相信呢? 总队长实在太了解贺安的脾气秉性了,随手就将传国玉玺抛了过来。 随即又拿出一块玉符丢了过来道。 “传国玉玺,‘还’给你!” “这能够唤醒记忆的法门我也送给你!撑花道人,我们一起合作过,有着合作的基础!” “你还记得那石门么?还记得那血祭么?” “当初如果不是他阻止我们,我们现在已经开启石门了!” “如果我们当初能够开启石门,那么现在说不定又是另外一副局面!” “贺道友,联手吧!” 不得不承认,总队长这一番话说的可谓诚心诚意,而且刚才总队长‘飞升’之前说的那一番话也的确很走心。 就连贺安都没想到,总队长在那个时候会说出恩怨以了。 贺安接过手中的传国玉玺,想了想后直接收入阴影之中道。 “好!” 贺安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跟总队长合作,总好过总队长跟蚩尤合作! 而且从一开始,贺安跟蚩尤之间的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 蚩尤想做的,那就是自己要阻止的。 他不是也想要开天门么?自己非不让他如愿! 再说了,都是顺手的事! 而且他对天人道也有些好奇,刚才总队长召唤通天路的时候他就看到了,那云路两边除了人影以外还有一些仙鹤。 众所周知,贺安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人。 当初饿鬼道打开,他抓了一只蚯蚓。 如今要是天人道打开,那他抓一只鹤不过分吧? 随着七星连珠动摇,天宫的虚影也变的有些暗淡。 压制三人的灵压瞬间消散,下一刻魃爷就跟蚩尤分身战到了一起。 贺安倒拎油纸伞,仿佛在拎着一柄重锤,狠狠击向结界。 咚!!! 一道音浪滚滚袭来,就连脚下的祥云都一阵波动。 声音更是宛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就连总队长都不由后退两步才抵抗住这股音波。 他的表情也因此变得更加骇然。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 原本他觉得自己就已经够高看贺安了,没想到还是眼拙了。 光是贺安现如今表现出来的实力,就足够让他吃惊了! 而另外一头,魃爷也跟蚩尤分身战的难解难分。 双方动手,全都是不顾生死的打法!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距离本体太远的关系,这土人的实力要比当初出现在倭国遗址上的水人差了很多,魃爷几乎是按着对方天灵盖捶。 而久久没有打开天人道,云路两旁的人影也缓缓向着琼楼玉宇方向走去。 看那模样,就好像已经确信总队长等人进不来,不愿意在这看热闹了一样。 这副模样可把总队长气的够呛,他之前有多么欣喜,现在就有多么气愤! “天门!开啊!!!” 总队长浑身法力爆发,在他身后竟竟成了一道法相! 法相四头八臂,看那面貌,正是他的其他年龄形态。 法相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双手高举武器,对着天人道结界重重轰击上去! 唐朝之前,想要开启天人道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突破! 比如说现如今世界最高能承受的境界就是‘境’,当你突破境之后,就能迎来天劫! 突破天劫之后,你就能打开天人道,成仙! 但是这种办法在后期渐渐就没落了,理由也很简单,末法时代,灵气越来越少,想要突破就变得越来越难。 比如说同一片土地,种着同一批高粱。 只要超过三米就有人收购,一开始土地肥沃,高粱很轻易就能长到三米高。 但是后期土地越来越贫瘠,高粱能够吸收的养分越来越少,最终只能长到两米多,甚至不到两米。 这个时候怎办? 思变! 又不赶趟,先发后改准备二合一,不过还有几天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