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殷天授二十一年正月初一。 皇帝殷祁上午祭祀高皇帝,中午接见朝臣番邦使节,然后在大朝议上总结去年的得失,该封赏的封赏,该处罚的处罚,该砍头的砍头。 完事后,晚上又接见身在长安的宗室、外戚、勋贵列侯,一番勉励,又带着他们前往长乐宫拜见太后。 临近半夜,皇室内部大宴席这才举行。 虽然宴席氛围很热闹,但也只能说是严肃的热闹。 因为皇帝的脸色,众人都看得出来,挺不好看的。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敢表现的多么快活。 不少人心里多少也知道皇帝不高兴的原因,无非是楚逆造反的事情。 虽说符亚戊做的还不错,给楚逆主力大军击溃,并将其赶回江东。 但,楚逆没死。 而且,朝廷也没有完成事先安排好的战略。 即速战速决,并以灭楚震慑天下诸侯。 不少人都在猜测,皇帝这时候估计在思考来年怎么快速灭楚。亦或者,其他的事情。 他们猜测的不全对,但也不是不对。 皇帝的确在考虑楚国的事情,不过他更多的还是担心明岁……哦不,已经是天授二十一年,该是今岁了。 他在担心,今岁可能出现的战争。 酒喝的无比乏味,同时他也没什么兴致。 这个时候,在他身旁的符太后似乎察觉到儿子心情不太好。于是,偏头低声问他,“皇帝,你有心事?” 殷祁自是不愿意外界的事情打扰太后,因此只能勉强笑着回应。 “朝政有些事情,不足为虑,母后不必放在心上。” 符太后苍老的脸上布满皱纹,她到底是跟着高皇帝从乱世走过来的,因此一听就知道儿子没说实话。 “是因为楚王造反的事吧。” “母后知道?” “老太婆我啊,虽然这几年牙齿松动,眼睛也不大瞧得见,但耳朵还没聋。”符太后道:“皇后这些日子,胆战心惊,你也不知道好生安抚一二。” 闻言,皇帝目光转向另一边的皇后慎氏。 他明白太后的潜意思,无非就是楚贼造反,源于储君擅杀楚太子所至。而今朝政多有议论楚贼,连带着慎氏也感到不安。 害怕皇帝会因为储君的过错而废除储君。 旋即,他蹙眉问道:“有人打扰母后修养?” 符太后是不怎么管朝廷的事情,她既然知道,那必然是有人在她耳边嚼舌根。 “可不是,老太婆我啊,都听人说,长安侯养寇自重,故意不在年前扫灭楚贼呢。” 说者意有所指,听者也明白。 “母后安心,长安侯是高皇帝留给朕的辅弼大臣,朕对长安侯,绝无猜忌。” “这些事情不要和我一个老太婆说,我又不懂,扰我清净。” “是。”皇帝点头答应。 紧跟着,符太后又想起什么,说道:“三年前太子妃难产去世,如今也未确立太子妃,皇帝可有安排?” 皇帝闻弦知意,顺着道:“朕德薄,高皇帝将江山社稷交给朕,朕一日不敢懈怠。太子妃之事,一时未能安排,确有不妥。既然今日母后说起此事,那不知母后可有安排?” 符太后一笑,“巧了,符氏有一女孙,可配皇太子。” 闻言,皇帝大抵明白了。 看来,这段时间符氏的压力不小,连带着都惊动了太后。否则,符氏也不至于想联姻皇室,以此表明忠心。 而且,联姻的对象还是犯下大错的太子。 就是不知道,这是长安侯的意思,还是老太后的意思。 “既是如此,那就交给母后办理此事了。” 毕竟是殷室太后,这件事情,他得给面子。 “善。” 便在此时,太子殷掣走出列,奉酒而拜,口吐敬语。 尽管天子恼怒这个儿子犯下大错,但木已成舟,他自然不会一直纠结。 何况,相比太子,定陶王和昌邑王这两个废柴儿子,无疑更令他蒙羞。 勉为其难和太子喝一杯后,一个寺人匆忙走到皇帝身边。 “陛下,东郡急报。” 不知为何,听到这句话,天子眉心一突突。 当他看完那封东郡守快马加鞭送回的急报,整个身体都晃了晃。 “快,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去宣室,快!” 最后一个字,皇帝几乎是咬着后槽牙,压低嗓子吼出来。 旁人听不见,但是符太后听的清楚。 “是。”寺人连忙退下。 随后,不等符太后发问,天子便借口离开。 目送天子离去,符太后微微一叹。 看起来,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宣室。 太尉邹柳、丞相赵错、御史大夫张不害三人早已等候多时,等天子入座,三人拜见。 “免礼。” 天子抬抬手,旋即将那封东郡守的急报交给三人。 看完后,三人脸色都很难看。 急报上奏,天授二十年十二月末,临淄舟师突然出没瓠子河,并一路西进,不宣而战,攻破东阿、范、高鱼等地,现下已入大野泽。 东郡守虽组织郡兵追赶,却在大野泽侧畔惨遭伏击,以至于全军覆没。 通篇总结下来其实就一个核心意思。 临淄王已造反。 尽管此前他们默认临淄王以后大概率会造反,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众人还是忍不住心惊动魄。 连续两位诸侯王造反,殷室二十年的太平,终将结束了。 太尉拱手道:“临淄王造反,臣等先前便有计较,请陛下切勿过于忧心。何况,冬月起兵,临淄王何其不智。” 皇帝冷笑,“这是临淄王送给朕的新岁贺仪。” 丞相道:“太尉说的有道理,冬月行军,天寒地冻,临淄王这是自找苦吃。眼下,须命沿途各地小心戒备,谨防临淄军劫掠。” 皇帝点点头,表示这个建议可以采纳。 跟着,御史大夫张不害奇怪道:“天寒地冻,难道河流没有结冰?” “没有。”皇帝道:“从中原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似乎是个暖冬,河面并未结冰。” 三人沉默,这见鬼的天气。 太尉道:“眼下情形不明,不易擅动。陛下,可命偃师大营移驻成皋,防备贼军。此外,派遣斥候沿途打探消息,以及尽快联络长安侯。” “嗯。”皇帝点点头。 偃师军是殷室放置在东方的重镇,其任务就是守住成皋。 当年高皇帝率军东出,深感不能将来自东方的防御压力全都放在函谷关,于是修建成皋关,又设偃师军。 其目的,就是东方一旦有变,关中可以利用成皋关,将东方的威胁通通拦在成皋以东,不让他们兵压函谷关。 一旦成皋关抵挡不住,这也能给关中备战时间,更好的死守函谷关,起到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