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侯勇、侯坚二人昔日英勇救护,功勋卓著,但先前已被父王赐予广诚伯、安兴伯之爵,荣耀加身。
然而,今时今日,皇兄竟欲再行加封,此举背后的深意,着实令人难以捉摸。
封侯之举,历来非同小可,其尊贵地位远超伯爵之位,乃军士毕生所求。
回想大周开国之初,也不过册封了四王八公十二侯,足见封侯之难,非同一般。而今皇兄特意追封侯家,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或许只有皇兄自己心知肚明。
更令忠顺亲王感到困惑的是,一旦侯家得到追封,届时只需一封圣旨,便可让侯家袭爵。
然而,侯家一门三房,大房二房已然绝嗣,唯有三房尚存侯孝康一人。
此子好不容易中了状元,显然是要步入仕途,成为文官。更何况,三房本就袭有一等将军之爵,再令其袭大房、二房的广诚侯、安兴侯之位,显然不合情理。
当然,至于侯家将如何妥善处理这两个爵位,那便不是忠顺亲王所应过多干涉之事了。
或许皇兄此举,仅仅是为了弥补侯家昔日的功绩,又或许只是单纯地欣赏这位新晋状元侯孝康的才华与潜力,这两种可能都未尝不可。
忠顺亲王深知,朝堂之事纷繁复杂,其中涉及的利益纠葛更是难以言明。他虽心中有所揣测,但更明白,自己作为臣子,应当恪守本分,不过多揣测上意,更不应妄加干涉。
“皇上此番厚意,料想侯家定会满怀感激,铭记于心。”忠顺亲王心中暗自思量,连忙应声道。
“朕倒不是贪图他侯家的感激,只是觉得这算是朝廷欠他们的,朕心中也颇有歉意。”崇宁帝此刻心情还算不错,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感慨,“想那修国公府,世代武勋,侯皓虽是个病秧子,却竟能培养出侯孝康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啊。”
“哈哈哈,没想到此子竟能得皇兄如此夸赞,臣弟反倒是有些心动了,”忠顺亲王闻言,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
然而,忠顺亲王的话音未落,就被崇宁帝打断:“老七,此事你往后就莫要再提了。朕的那几个侄女,你还是好好留着给她们找别家吧。这侯孝康,朕还有别的用处,莫要坏了朝廷的规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新起点网即将不在支持qq浏览器等各种浏览器的小说畅读模式!
新起点网登录用户全站无广告 免除广告的烦恼,是真真正正的!!
退出畅读模式办法:1、点击屏幕中间 2、点击屏幕右上角三个点 3、点击“退出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