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朕成了暴君

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要睁眼看世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万岁不仅下旨恩封,还有御笔书信,为何对自己如此看重?”

带着忐忑和激动,赵士祯关好房门,恭敬拿出书信,拜了三拜,才展开阅览。

对于派赵士祯等人前往壕镜,朱翊钧有着几个目的。

其一,了解西夷目前的科技水平,主要是火器方面的; 象锻造、钻膛等等工艺,以及目前西夷所使用的火器在规格、重量、威力等指标上与大明鸟铳的差别。

其次是建立东西方交流的渠道,找到翻译人才,弄到西方书籍,让更多的大明人睁眼看世界。

就说现在吧,明人对于西夷了解甚少。把葡萄牙叫佛朗机,还经常把西班牙、荷兰、英国佬搞混。

朱翊钧可不希望明人愚昧无知,如同满清那般封闭而自大。

当时,满清被英国佬打得满地找牙时,竟然还不知道英国在欧洲什么地方; 很多大臣还认为西方人膝盖不会打弯,象僵<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一样跳着走路,用竹竿一捅就倒。

大明现在还需要很多新的科学知识,比如几何学、测量学、天文、地理学等等。

更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崇尚科学,而不是把四书五经奉为圭臬,更不能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

搞科研的太少,且被视为读书人的异类,更多的被看成粗鄙的手艺人和工匠。

总之,朱翊钧需要的很多,甚至是包括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最尖端的学术成果。

不管是哲学,还是科技,或者是文学著作,朱翊钧希望越多越好。

千年的儒学统治和灌输,到了大明,已经成为了保守和封闭的代名词。

大明需要新鲜的风气,需要创新的思想理论,跟上世界变革的步伐。

已经是大航海时代,西班牙葺尔小国,都能建起日不落帝国。

而大明却在衰落,还将和野蛮落后的蒙古人、女真人打得你死我活。

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人地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却再没有开疆拓土的勇气和思维。

郑和下西洋,更是被指为劳民伤财,珍贵的海图被付之一炬,再没有耀武于海外的壮举。

赵士祯着皇帝的亲笔书信,也终于明白万岁的真正意图,不禁为之震撼。

“购买各种火器带回研究,聘请西夷技师,打造火器、海船的,制造精巧器物者,皆在此列……”

“搜集各类西夷书籍,聘请翻译,如传教士,准备译书刊印……”

赵士祯放下书信,陷入长久的沉思。

好半晌,他铺纸提笔,将其中的要点归纳总结,记录完全。

再次拿起书信,与记录对照,确认没有遗漏错误后。赵士祯才万分不舍地将御笔亲书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这是皇帝在信中的交代,他必须遵旨而行。

“任务多,责任重啊!”赵士祯的神情严肃而郑重,皇帝只给了他四个月的准备时间。

也就是说,七月份他就要离京启程,带着钱财,以及万岁的期盼,前往壕镜。

“万岁身居九重,对西夷应当不甚了解,可为何如此热衷?”

赵士祯很是迷惑,尽管他踊跃报名,但也只是对西夷的火器很感兴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