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

关灯
护眼
第312章 错峰归程里的温暖方程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2020年1月8日清晨,沈浩然坐在星宁伍号别墅的书房里,通过量子监控系统查看全国交通实况。全息投影上,高速公路网络如同流动的血管,而星宁员工们提前规划的返乡路线,竟在地图上勾勒出一片舒缓的星云图案——得益于集团50天超长假期的错峰安排,原本拥堵的春运主干道竟呈现出罕见的畅通景象。</br>

“沈总,西南片区的交通部门发来感谢信。”智能管家小星的蓝光闪烁,“他们监测到,因星宁员工提前返乡,成渝高速、沪昆高速的拥堵指数下降了67%。”沈浩然调出员工论坛,热帖#我的智慧返乡路#下,满是大家分享的“避堵攻略”:有人用星宁研发的量子导航系统规划冷门路线,有人组队乘坐集团提供的新能源巴士,还有人展示着在畅通无阻的公路上拍摄的延时摄影。</br>

此时,在距离杭城两千公里外的川藏线上,星宁文媒的运营经理陈立开着公司配备的自动驾驶SUV,正悠然地欣赏着雪山美景。车载智能系统自动播放着他喜欢的民谣,机械臂适时递来温热的咖啡。作为年薪超三百万、存款逼近五百万的管理层,他本可以选择更舒适的私人飞机,但最终却决定自驾——“这条路上有我童年的回忆,想慢慢走一遍。”他在朋友圈写道。</br>

副驾驶座上,装满了星宁定制的年货: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羽绒服、搭载AI健康监测的<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仪,还有用分子料理技术还原的家乡味道。当车辆驶入县城,村口的老邻居们围了上来,惊叹于这辆能自己泊车、自动充电的“未来汽车”。陈立笑着打开后备箱,将智能设备分发给乡亲:“这些东西操作简单,有问题随时找我!”</br>

而在更偏远的山路上,星宁重工的工程师王强正带着妻子孩子骑着电动摩托车。他的年终奖足够买一辆豪华轿车,但为了方便走村道,还是选择了实用的交通工具。“爸妈在电话里说,村里的路又窄又滑,轿车进不去。”王强在员工群里分享着沿途照片,摩托车后座绑着的,是他用存款为父母翻新房屋的设计图纸——智能保温墙、太阳能发电系统,还有能自动灌溉的菜园。</br>

与此同时,在星宁集团的员工服务中心,留守的工作人员正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为还在路上的员工保驾护航。“张姐,您乘坐的列车晚点了?别担心,我们已为您改签最近的航班,专车在车站外等候。”客服专员对着全息投影耐心沟通。智能大屏上,实时更新着每一位员工的位置信息,AI系统自动预警潜在风险,确保每个人都能平安到家。</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