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城头上的擂鼓助威,让李师师名声大噪。</br>
听说王妃出来演出,太原府的贵人们争相邀请。</br>
很多大户,会出银子请李师师到自己的家乡去演。</br>
李师师曾就这个问题,问过潘小安。</br>
“小安,一些富人出很高的价钱,让我去演出,我能去吗?”</br>
潘小安便反问她:“师师,你如何看待这件事?”</br>
“若是为了钱财,我是不回去的。若是为了筹集资金,用来给战士们加餐,那我是想去的。”</br>
潘小安便回答她:“去吧,师师。你筹集来的每一分钱,我都会让它变成士兵们的吃食。”</br>
李师师便解开了这个心结。</br>
她演出的时候,会在戏场外立一个木牌,上面写的是:一锭金一捧粮全凭心意,两只耳两只眼听观世界</br>
于是,有钱的就会拿出金银。贫穷者也会带上一把粮食。</br>
这土地上的人,自有一股良善。但凡日子过得去,就不会想沾便宜。</br>
李师师在太原府演出两月。总共演出二十场。</br>
募集的银钱足有三十万两之巨。而粮食更是多达十万石。</br>
民间自有财富,此言不虚。</br>
这些钱粮,李师师是一文不要的。便是和她一起演出的人,也不会拿一丝一毫。</br>
他们的薪资,全是来自李师师的钱财。李师师的钱财来自潘小安。</br>
潘小安每一年都会给她一笔银子。而安王府产出的粮食里,也有李师师一份。</br>
经历过大风大浪,看多了人间悲欢。除了爱情,李师师早已云淡风轻。</br>
雪下的太大。</br>
没有演出的时候,李师师便会到城墙上去。</br>
有了那次擂鼓,士兵们对于她,都十分喜爱。</br>
她站在白雪里,红色的披风像一朵蔷薇花初绽。</br>
巡逻士兵走过她身后时,都忍不住放轻脚步。</br>
“师师,风雪太大,快回府吧。”</br>
李师师转身,她牵起琼英的手,帮她暖手。</br>
琼英这时候,脸就红的比李师师的披风还红。</br>
“琼英,你说小安会不会冷?”</br>
潘小安当然会冷。他简直要被冷死了。这里地处西北之西,把人的鼻涕泡都冷出来了。</br>
两个月前。</br>
潘小安取得大洼河之战的胜利。再次回到兴庆府城下。</br>
李乾顺得到西凉铁骑全军覆没的消息,便去找李察哥商议对策。</br>
李察哥答应出城迎战潘小安。</br>
他在家里吃了黄河鲶鱼之后,便开始擂鼓聚将。</br>
李察哥作为王爷,作为大帅,在兴庆府有着极高的权威。</br>
李乾顺的心意,他明白。</br>
三万铁鹞子不能轻出。这是他们皇族强硬的本钱。</br>
那该如何对敌呢?</br>
只有从西夏权贵的府兵里出。</br>
西夏立国一百多年。兴庆府老牌权贵足有十八家。</br>
李察哥便是这些权贵的联络人。</br>
他擂鼓聚将,就是聚的这十八家。</br>
十八家家主,陆续来到李察哥的王府。他们一个个牛气冲天,耀武扬威。</br>
这份骄傲的气度,不是一日可以养成的。这种目空一切的眼神,是长期四十五度角看向天空的锤炼。</br>
李察哥见人到齐,也不玩虚的。他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强敌已到家门口,你们派人出战吧。”</br>
这十八人便开始报人数。</br>
“细封部三千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