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听部三千人”</br>
“往利部三千人”</br>
“野辞部三千人”…</br>
十大家,每部三千人。八小家,每部两千人。</br>
再加上李察哥的府院兵丁,总共凑齐五万大军。</br>
他们的战力,丝毫不逊色正规军团。更甚者,他们的战力强于很多西夏军团。</br>
李乾顺看着这股大军,心里没有感动,反而有点嫉妒。</br>
平日里供养你们,一点不为帝国出力。这次敌人打到家门口,你们才知道害怕吗?</br>
但作为西夏的皇帝,他必须表现出大度。</br>
李乾顺登上高台。“族人们,我代表西夏国感谢你们奋勇出征。</br>
一会你们出城作战,我会一直站在城墙上,擂鼓为你们助威。”</br>
原来,擂鼓这一招,不仅仅宋人会用。</br>
“出战吧,族人们。打败敌人,你们是最勇敢的战士。”</br>
城门大开。</br>
十八部军依次走出城门。他们的战马高大强壮,身披铁甲。这就是铁鹞子军最初始的状态。</br>
潘小安早在兴庆府前,摆好了战阵。</br>
面对十八部铁骑兵,潘小安并不惊慌。早在出征西夏之前,他就已经为这支铁甲军做好墓碑。</br>
而此时,潘小安要为他们送葬。</br>
李察哥看到潘小安的黄披风,眼里就冒火。这个波澜不惊的年轻人,实在让人生气。</br>
你看他那云淡风轻的鬼样子,李察哥又想起了蛟龙玉宫这道菜。</br>
唯有这个做法,才能匹配潘小安。</br>
而现在,狩猎食材的时刻到了。</br>
李察哥一挥令旗,细封部便开始冲锋。铁甲马铁甲兵,哗哗啦啦作响,声势浩大。</br>
“射箭”</br>
安国骑兵一起将弓弩射向天空。箭矢如雨,叮叮当当一阵响,全部落在地上。</br>
弩箭穿不透铁甲。</br>
穆丹等人,脸上变色。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铁骑。</br>
擂鼓响,令旗挥动。这是撤退的命令。</br>
穆丹等部不明所以。但军令如山,必须听从。他们慢慢带着大军后撤。</br>
主帅营却暴露出来。</br>
“安王,这是搞什么鬼?”</br>
穆丹等人赶忙命信兵前去探问。信兵只带回来两个字:静看</br>
细封部的铁骑,已经冲到三里的距离。</br>
潘小安没有移动丝毫。</br>
穆丹等人紧张的看着战场。他们不知道,潘小安该如何打赢这场仗?</br>
“布阵”</br>
潘小安跃下黑枣马,他举着钩镰枪。</br>
“卧躺”</br>
所有士兵窝躺在地上,他们的盾牌举高,当敌人的战马踏来时,两个盾牌兵撑住马蹄,一个士兵用钩镰枪勾住马蹄。</br>
一马倒下,三马拖累。</br>
这样的法子巧妙吗?并不巧妙。危险而又笨拙。</br>
但偏偏这个法子最好用。铁骑铁兵一旦跌倒,便很难爬起来。</br>
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br>
潘小安冒险尝试这个法子,实在是他对于这样一种阵法,太过好奇。</br>
孟奇与莫前川将盾牌撑起,潘小安伸出钩镰枪一勾。</br>
钩刀锋利,马在奔跑的惯性下,人都不用使力气。只需要有点准头,勾住马腿就好。</br>
喜欢大宋小农民请大家收藏:()大宋小农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